“成年人看了都面红耳赤,却给中小学生看”,学习类APP乱象谁来管?

神兽们进入暑假模式

他们一天天什么都干

就是不认真学习

这,怎么可以

于是不少家长给自家娃安排上

各种线上学习任务

但谁能想到

儿童使用的平板电脑里

竟充斥大量涉黄涉暴内容

“小天才”平板可下载

多款涉黄暴APP

据《中国消费者 》日前 道,有消费者购买小天才T1儿童平板电脑,能在应用商店搜索下载许多含有血腥、暴力、犯罪的游戏及广告。

小天才儿童平板电脑宣传图

其中,“蜘蛛侠城市猎人”“恐怖老奶奶”“植物战僵尸王”这三款游戏被提及。

这些游戏存在多处共同点:全部使用外文;不限制游戏时长;游戏无需注册就能玩;游戏失败后,通过观看广告恢复继续玩。观看的广告同样存在大量的血腥暴力内容。

而打开一款安装权限12岁以上的“斗看免费漫画”APP,系统提示需要选择感兴趣的漫画,打开查看后,让家长张雯大惊失色,不仅很多人物衣着暴露,语言、画面甚至动作极具挑逗性,涉及诸多儿童不宜的题材。张雯说:“连成年人看到后都面红耳赤的文字和画面,小天才却可以让中小学生看,这是对未成年人的毒害。“

除此以外, 近日,也有家长反映,给孩子买的小天才电话手表里,居然内置有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游戏APP。

对于以上种种

小天才日前在其官 回复称

将从以下方面进行整改

整改内容

首先,针对反馈的问题应用立即进行下架处理,含有不良内容的应用软件永不上架。

7月18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约谈了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约谈会上,三地消协秘书长分别就相关问题对小天才公司进行了询问,并向小天才公司发出《查询函》,要求其在7月28日前对八个方面的问题做出答复

不仅是小天才

一些 称“帮助学习”的学习类APP

给暑期“线上生活”带来极大隐患

一些学习类APP

“挂羊头卖狗肉”

比如,介绍里写着“猜成语、涨知识”

打开却是 络游戏

且无需实名即可登录、充值……

(真是害人不浅)

猜成语APP变 游

打开就能玩

有用户在 交平台上投诉,其通过某短视频介绍,在苹果应用商店为孩子下载了学习APP“脑洞鬼才”。苹果应用商店信息显示,“脑洞鬼才”APP是一款猜成语的软件,“根据游戏里的图案提示,把成语的首拼音字母选出来,答对还能了解成语的详细解释。”适合年龄4岁以上。

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脑洞鬼才”打开后,系统便自动生成了账 、密码,点击确认后即可登录。不过,你进入的并不是猜成语页面,而是 游页面,显示16岁以上人群使用。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进入游戏前,系统始终未弹出页面要求输入姓名及身份证 码进行实名验证,甚至不绑定手机 也能登录。

游戏中的人物不仅穿着暴露,而且暴力动作不断。右上角有商城、背包、首充、VIP、零元礼包等按键,在体验过程中,游戏不断弹出各种装备。玩家可在游戏过程中用“元宝”购买装备。当然,“元宝”需要玩家充值购买。充值途径也非常多,玩家一不小心,就会打开充值页面,点击充值后迅速跳转至微信支付。

学习类APP的乱象不止于此。

近两年,由于疫情,中小学生线上学习需求旺盛,形形色色的学习类APP数量呈井喷之势,但在利益诱惑下,有些APP就逐渐变了味道,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触犯法律。

一位用户投诉,她曾在一个可以“连视频,一起自习”的APP内遇到了“暴露狂”,向客服举 后,至今没有结果。有的学习类APP则频繁推送“1元免费领学习大礼包”,有诱导未成年人充值之嫌。

“双减”落地后,教培机构等致力于开发教育智能软硬件,大厂也依次入局,种种乱象随之出现。我们呼吁,监管部门除了要加大惩处力度和专项治理外,还应着力于常态化的巡查和举 机制。应用商店则应加强把关,对于用户投诉较多的学习类APP,及时审查,一旦坐实违规,及时做下架处理,并上 有关部门,不要做黑心APP的帮凶。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新闻晨 、界面新闻、深燃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6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