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黑市”交易:价格飙涨数百倍 价仅一天有效 缺芯何时是尽头?

上海赛格电子市场,这处经营面积约1.8万平方米的电子元器件聚集地,地处北京路商圈核心,毗邻外滩金融中心,可谓“黄金交易街”。在当前“缺芯”的关口,这里本应人头攒动,但事实却与预期相反。

视觉中国图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提供了一组数据:今年5~9月,受芯片短缺影响,我国汽车市场连续5个月产销量同比下降。按此推测,预计全年我国汽车将减产约200万辆。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更是乐观表示,随着海外疫情的持续改善,汽车芯片供给的最黑暗时刻已经过去,未来会持续改善。

芯片 价有效期仅有一天时间

L9369,是意法半导体一个芯片的型 ,也是近期“缺芯”浪潮中的一个重要产品。

“眼下,市场中的汽车芯片质量良莠不齐,同一型 的芯片价格相差甚远。炒得比较高的芯片有可能是去年和今年的货,有些低价的芯片则有可能是翻新件,买到了只能自认倒霉。”安林表示,“我们这些有实体店铺的卖家和‘黑市’交易不一样,可以保证是正品。如果您不放心,可以带着相关的专家来现场验货。”

今年8月,位于马来西亚Muar的意法半导体的封测厂被关停,意法半导体的芯片供应随之受到影响。根据资料,意法半导体的芯片产品对汽车零部件产业至关重要。比如,以L9369-TR芯片物料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在中国主机厂的整体需求覆盖率达到7.5%。L9369是博世ESP系统的核心芯片,而70%~80%的乘用车制造都需要使用ESP系统。

事实上,芯片涨价已经不是稀奇事。

近日,瑞萨电子向客户发送了一份涨价通知,表示目前由于受到产能不足所导致的供应挑战,使得供应商大幅增加成本。瑞萨电子表示,这次已经评估了对于自身制造成本的影响,并且为了维持瑞萨电子的供应和长期制造的连续性,决定提高瑞萨电子大部分产品以及新收购的Dialog产品的定价,这一决定将在2022年1月1日生效。

此外,近一年来,半导体制造公司台积电已经进行了四次涨价。相比去年,台积电的8寸晶圆价格上涨了近50%,12寸晶圆价格上涨了近30%。

比价格飞涨更大的难题在于,“现在市场上没有芯片”。

据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介绍,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的缺芯率大概在20%,目前博世对行业客户的订单满足率仍不足50%。

芯片供应短缺的突发性和持续性令车企不得不遍寻“良方”,甚至不惜转向“黑市”交易。

车企被迫加价数百倍“黑市”扫货

在此之前,理想汽车宣布,由于马来西亚遭受疫情影响,毫米波雷达的芯片供应严重短缺,影响了理想ONE的生产和准时交付。理想汽车开启了“先交付后补装雷达”的方案,旨在通过将交付流程进行拆分,进而缩短用户的新车交付时间。原定于今年10月和11月交付的车辆将仅安装1个前正向毫米波雷达和2个后角毫米波雷达,并计划在今年12月到明年春节前为提车的用户补装剩余2个毫米波雷达,而原定于12月提车的用户不受影响。

据上述零部件企业高管介绍,在“黑市”交易中,芯片的价格会成倍增长,高出正常价格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现象都很常见。“我只能说,行业内已经公布出来的交易价格都是准确的。没有办法,原本芯片的价格可能只有几元钱,而一个汽车产品的售价可能达到数十万元。所以即使面对大幅溢价,企业为了持续盈利,还是会选择购买。”上述零部件企业高管表示。

有商家提前囤货谋求巨额暴利

公开资料显示,华强北电子市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是一个全链条的综合电子市场,也是世界最大的元器件集散地。根据中国华强北电子市场价格指数 发布的数据,华强北芯片价格指数自2020年5月下旬以来一直保持高位运行。

“你永远不知道华强北小柜台的老板存货有多少。这种扫货基本都是先打款后发货,溢价情况和产品的具体型 ,以及缺货程度直接挂钩。”上述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的软件工程师说。

据上述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的软件工程师透露,今年7月,曾有自主品牌车企在华强北电子市场以2000万元的价格一次性购买2000个汽车IC芯片,打破了华强北当时的销售纪录。不过,随后该自主品牌车企对此事进行否认。

“不少现在手里有货源的商家,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囤货了。他们主要和芯片代理商勾结囤积芯片,然后低买高卖。”上述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的软件工程师表示。

据悉,芯片代理商分管工厂供货的业务员一般会以生产厂家名义多 货,多出来的货通过别的手段囤积起来。“现在这种产能严重吃紧的情况就会造成供应不足、市场恐慌,然后‘牛鞭效应’导致工厂订单超额来备货,结果产能更加紧张。囤货的不断吃市场散货,抬高价格炒作。”上述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的软件工程师说。

在上述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的软件工程师看来,由于车企正常的供货都是账期交易,即2~3年内结清货款,而上述情况导致车企不会提前付款囤货,或者进行现金交易,除非到了现在这种特殊情况,不得已才必须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芯片炒货行为并非在此次缺芯潮中的偶然出现,而是由来已久。“之前也会有因为炒货导致的涨价,反正炒来炒去,没准儿哪天哪种芯片缺货了,就会涨价。但肯定远不会像现在这么夸张。”上述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的软件工程师介绍称,之前工业级或者消费级的IC芯片最多上涨50%~60%,而车规级IC芯片则基本会翻倍。

供应链囤积是芯片短缺根源吗

“芯片短缺是因为供应链中有人故意囤积芯片。”近日,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否认了“饥饿营销”的说法,并表示:“你们(车企)是我客户的客户的客户,我怎么可能故意不给你们供货呢?”

“在全球芯片荒情况下,被送往工厂的芯片比用在产品上还多,但芯片仍旧供不应求,这不是台积电的责任。”刘德音进一步解释了自己判断的依据。以眼下全球汽车行业最为紧缺的微控制(MCU)为例,据台积电计算,与2020年相比,其微控制器的产能增加了60%,但微控制器的缺口并未改善。

不过,按照原诚寅的说法,供应链的囤积行为确实存在。

“我觉得台积电的措施应该会有一定效果,毕竟芯片的供需有异常,而台积电的芯片加大出货量,自然能发现那些异常因素。”崔东树表示。

事实上,国内相关部门已经出手管理芯片的恶意哄抬炒作。

8月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决定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并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9月初,市场监管总局对汽车芯片哄抬价格的调查有了最新进展。上海锲特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诚胜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誉畅科技有限公司三家汽车芯片经销商共被处以罚款250万元人民币。

“除了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外,还可以组织芯片厂商和整车企业把手头拥有和缺少的芯片类型公布出来,进行以物换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扼制‘黑市’芯片涨价行为。芯片囤积行为不是能快速解决的,只有长期形成一个健康产业生态,未来才有机会杜绝这种‘黑市’交易行为。”原诚寅说。

芯片供应紧张正逐步得到缓解

“疫情改变了人民的工作生活习惯,促使消费类电脑、手机的市场需求提升。消费类芯片需求的增加,挤压了传统汽车芯片的生产产能,也压缩了汽车芯片的供应量。”原诚寅认为,疫情才是导致芯片短缺的重要原因。

“目前为止,我们还未听说因为高通芯片的问题导致客户生产受到影响,因为和其他传统的汽车供应商相比,高通背后是极其庞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高通的市场份额决定了我们在那些代工厂中的客户优先级是最高的。可以说,我们凭借着客户优先级来保护我们的汽车客户。”一位高通华东区域的工作人员的话也侧面印证了原诚寅的说法。

与此同时,叠加日本福岛地震、美国德州停电、瑞萨火灾、马来西亚疫情爆发等诸多复杂因素,让芯片供应增加了不确定性。“目前,整个半导体行业和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关系处在混乱中。因为芯片产业链很长,这个环节情况好转以后,另外一个环节可能也会缺货,供应链具有不稳定性。”陈玉东说。

在此背景下,评估供应商失去制造能力后对车企带来的潜在影响,并建立备用的供应商选择方案,以尽量减少供应链中断的情况,成为车企接下来的重要任务。

“大多数公司只参考其关键供应商提供的信息,而忽略了二级和三级供应商对供应链可能产生的影响。供应链绘制可以帮助公司在整个供应链中获得更好的可见性。例如,当供应链发生断裂时,企业可以更及时地发现哪些供应商、站点、零件和产品正处于风险之中。”德勤在今年10月发布的一份名为《不确定下的曙光 亚太半导体腾飞》的 告中表示,企业应该考虑建立其自己的数字化供应链。

其次,德勤认为企业还应投资其备份的能力,即在核心供应链中“隐藏”一个或多个备选的供应 络,一旦核心 络出现问题,备用的 络将能够立即接管。

目前,芯片危机何时解决,业内意见并不统一。

“到明年上半年,芯片供应短缺不会完全解决,明年下半年的情况暂时还不清楚。”伟世通中国区总裁韦巍表示。

陈玉东则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汽车行业芯片满足率仍会较低,明年之内有望恢复到今年上半年之前的情况,即10%~20%的缺货率可能会是一个常态。

崔东树则表示:“要完全解除芯片的短缺,估计还是要到明年春节销售高峰之后。”

虽然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但崔东树认为,“汽车芯片供给最黑暗期已经过去,预计未来几个月的汽车产销会不断走强。”

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也表示,截至目前,汽车产业受芯片短缺影响的问题还比较明显,但是综合各种迹象看,预计四季度将比三季度有所缓解。

(应受访者要求,郭阳、安林等均为化名)

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9月24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