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树直播带货翻车:开播5分钟被封,只卖出2000元

国内饮品中,提起椰汁大部分国人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椰树椰汁,是个不折不扣的陪伴国人长大的饮品。

“早晚一杯,白白嫩嫩”、“从小喝到大”……虽然广告被 友骂了好几年“低俗、爹味重”,但椰树椰汁却丝毫不在意舆论的反馈,广告风格二十年如一日。近日,以它独树一帜的营销风格以及“土潮”的外包装而被黑红出圈的椰树集团,也走进了直播圈。

不料,刚进军直播带货界没多久,椰树椰汁就翻了车

大胸美女热舞带货

椰树直播5分钟被封

10月8日晚8点,椰树集团官方账 开启直播带货,但只播了5分钟,直播间就被抖音平台掐断;10分钟后恢复直播,但没过多久再次被掐断。这种情况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10月5日的直播中也屡次发生。

为什么会出现断播的情况?原来,这与椰树集团打“擦边球”有关。椰树直播间由四位女主播进行带货,每位主播都穿着不同颜色的紧身衣和黑色的短裤,手里拿着椰树椰汁,一边热舞一边带货

这种形式的带货直播可能触发了平台的监管机制,从而被叫停。

请身材曼妙的女性带货,可谓椰树集团的一贯作风。早些年椰树的广告就相当吸引眼球,产品包装上的代言人徐冬冬和那句“从小喝到大”的广告词也非常深入人心。

但这种营销方式一直伴随着争议,甚至曾受过监管部门处罚。

2019年,椰树集团因在新包装上印上“大胸美女”,涉嫌妨碍 会公共秩序或违背 会良好风尚,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罚款20万元。2021年,椰树集团又因“肯定有美女帅哥追”的招聘广告文案被罚40万元

这一次的直播带货事件中,海南省市场监管局也称,已收到多次举 ,正在研究处理方案。在“河边”行走多年的椰树集团,终究还是湿了鞋。

50万人的直播间

场均销量2000元

虽然没有从小喝到大,但从小到大成长的这些年,椰树牌椰汁的画风倒是一点儿没变。

尽管因为低俗,椰树的广告风格一直都被 友疯狂吐槽,但椰树集团却坚持做自己,将广告风格从包装、电视广告一直延续到了直播间。

椰树集团抖音直播间找了几位和椰汁外包装神似的女主播,穿着紧身上衣超短裙不断用性感姿势展示商品,就像在看一款超长版的椰树牌椰汁广告。

从广告风格来看,椰树集团倒是很专一。有 友在相关视频下评论称:

“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董事长的审美很稳定。”

“坚持做自己,坚持被罚款。”

“真是不忘初心,坚持打擦边球二十年啊。”

虽然这种直播带货思路在制造舆论话题方面立竿见影,为直播间聚拢了人气。但是椰树集团经历了这么一番折腾,却收效甚微。

据相关数据平台显示,10月1日至8日,椰树集团共进行了6场直播,观看人数峰值高达50多万,但相比之下,这几天的总销售额为10000元左右,场均销售额仅2000多元。对于椰树这样的“国民级”品牌来说,这个成绩足以称为翻车了。

擦边营销屡禁屡战

流量打法不管用了

值得注意的是,椰树曾多次因擦边营销惹祸上身。

2019年2月,椰树因在广告物料上印有 “大胸美女”、”我从小喝到大” 遭到质疑。随后,有关部门对海南椰树集团涉嫌发布违法广告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2021年3月,椰树集团一则招聘广告文案中写有“入学有车、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帅哥追。毕业后包工作,升任集团副总裁后年薪108万,有贡献奖励600万海景房,奖励1000万别墅”等宣传语,再惹争议。

该招聘广告发出后不久,有关部门对椰树集团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对其发布涉嫌违法广告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椰树在擦边底线疯狂试探,与时下重流量轻价值的营销思维直接相关。

近年来,市场上因恶俗营销而反向出圈的品牌比比皆是。

从文化审美上说,此类商业广告都极为肤浅、造作,以情感刺激为主,没有正面内涵和意蕴,充满歧视。然而,在 “黑红也是红” 的驱动下,品牌、商家前赴后继地走在靠恶俗营销博关注、赚流量的路上。

但 “黑红” 是真的红吗?以椰树为例,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中国知名饮品企业,椰树在大众心目中本是堪称“椰汁老字 ”的形象。但是由于此类土味低俗广告的存在,椰树椰汁很难与“品质感”挂钩。

与此同时,在如今的舆论环境下,黑红营销的反噬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无论冒犯/物化女性,还是打擦边球都将极大程度地冒犯消费者,引发群体抵制。名气有了,但名声没了。

对于椰树集团而言,或许到了该变一变的时候了。

正如《半月谈》指出,商家进行宣传的本质应该是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形成自己的良好口碑,如此才能真正吸引人们的关注,借由一些无底线的奇葩营销手段去赚取流量无疑是本末倒置。负面形象的挽回和重建没那么容易,一时吸引来的关注度也不可能长久,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宣传和效益

北京京商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也向媒体分析称,消费者进入椰树集团直播间观看,未必是对产品感兴趣,而是 ” 看新鲜 ” 的占大多数。实际来看,这对椰树集团的长期品牌形象是有负面影响的,如果品牌形象不佳,被打上 “低俗” 的烙印,也会影响它的整体销售业绩

企业需要破旧立新

内容和产品才是硬道理

椰树屡次凭擦边营销登上热搜背后,椰树集团的经营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据 道,椰基植物奶品牌菲诺电商销售数据,在202年第三季度超过了行业龙头椰树集团,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菲诺去年全年GMV达9700 万元,高于椰树集团的8200万元。

随着瑞幸 “生椰拿铁” 的走红,椰汁品类竞争加剧。今年以来,专注椰汁食品加工的春光食品推出 “春光椰汁” 系列新品,汇源果汁推出 “鲜卡生榨椰浆”,熊猫乳品推出 “椰达厚椰乳”…… 新玩家入局,也在抢占椰树的市场份额

新的竞争格局之下,对于椰树来说,依赖擦边营销吸引大众,不是长久之计。创新产品、探索与时俱进的营销模式,才是需要好好动脑筋、下功夫的地方。在如今的监管环境下,更需要把握黑红营销的尺度。新一代消费者会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注重产品本身,只在营销层面博眼球,很可能适得其反。就像多位用户所言“椰树什么时候才能明白,销量高是因为好喝,不是因为它一言难尽的包装与营销”。

那么,什么样的打法才能适应当前的直播趋势呢?只有两条路:要么内容够多,要么产品过硬

举例来说,今年三番五次上热搜的东方甄选走的就是内容路线。凭借董宇辉等几位老师的伶牙俐齿和各种金句,东方甄选迅速走红出圈,销量也短时间内猛增,跻身抖音头部主播。

的确,当前的直播电商市场已经进入了洗牌期,光靠噱头的品牌走不了多远,只有内容和产品的硬实力才能奠定胜局。即使是老牌国货,如果不思进取也可能被后起之秀超越。

直播电商的下半场,没有新老之辨,只有高下之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9月16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