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老祖宗传下来的设计!

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榫卯,厉害之处

为何要介绍榫卯设计呢?它的厉害之处想必用肉眼也能发现一丝“端倪”——不用一钉一胶,便能使事物牢固成型,历经台风、地震、战乱保留下来的中国古建筑,少则一百年,多则上千年,他们甚至比拔地而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还要牢固。

这种美感给人天然,与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相一致。不单单如此,它更让一件看似没有生命的家具/建筑有了灵魂。此外古人云:“榫卯万年牢”。代表性建筑如:建于1400多年前的山西悬空寺、距今约1000年的山西应县木塔等。

山西悬空寺

山西应县木塔构造图

如果说榫卯结构的平面图让人摸不着头脑,感觉繁杂的话,一位日本人利用 3D 软件技术模拟创建了细木工工艺结构动画,让我们能够直观的欣赏榫卯设计所带来的美学。

“ 地 狱 ” 榫 头

槌关节连接

箱型火塞拼接

燕尾式端口相接

四箱体联合

三箱体联合

横栓式拼合

走马销

十字契合

双重燕尾式咬合

相互卡接联合

双重下巴式接合

四方燕尾式接合

套环接头

燕尾式榫

小菊组拼接

双补丁咬合式拼接

三方组榫

纳入式相接榫头

对角线下巴关节式拼接

端口关节式连接

补丁式插合

宫岛联合

杠杆拼合

双重补丁式联合

隐藏燕尾式拼接

箱型隐藏联合

吸入式燕尾连接

插入连接的平板关节

走马销式拼合

穿带榫

镶嵌式槽口榫

挂肩四面平榫

绳套连接

它们有多稳固呢?

曾有故宫专家和一位美国木匠按1:5的比例复制出一栋故宫模型,并对他进行了地震模拟测试:

当震级达到9.5级时,模型依然挺立。

9.5级地震相当于200万吨TNT炸药爆炸,怪不得故宫600多年来经历200多次地震,依然能保持完整。

53 岁的王振华,利用中国纯手工榫卯工艺,没用一根钉子就制作出一款81倍微缩版的天坛祈年殿,总共有 7108 个零件。

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也运用到的榫卯结构的设计灵感,整个场馆就是中国伟大的榫卯建筑结构文化的缩影。

榫卯结构的使用越来越少,因为它不仅对原材料有很高的精密度要求、复杂的制造工艺也大大增加了它的制作成本,费时费力,所以大部分建筑师会采用胶合的方式。

如今只剩极少数的老木匠还有这些榫卯的制作技艺了。好在还是有一群热爱它的设计师们在专研它,并基于现代消费环境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金木混合榫卯

金木混合榫卯,在传统纯木榫卯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提升,拥有强度高,耐用,美观,制作成本低和方便批量加工等优势,是现代高级木建的主流。

榫卯,中国传统技艺文化里不灭的智慧,应该被更多人看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19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