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电视台专业设备品牌也推手机HIFI小尾巴,声音好但要注意用法

早在今年一月的耳机与杂谈年度盛典上,三耳君就被这款小尾巴种草,立Flag上市就买。直到正式上市前的几个月,三耳烧友群都经常有询问着这款乐图最入门机型的上市时间,可见其热度。

没鸽多久,乐图在五月正式发布PAW-S1,发售几天就售空了首批几千条的库存。好在三耳君准时上线拿下S1,并多买一台打算作为父亲节礼物,看是否能够替下父亲的老HiFi手机。

早在2014年, 称坚定不移手机党的三耳君开始测试并推广iOS设备作为数字音源的玩法。但多年过去了,这样的玩法到底“HiFi”了吗,三耳君不敢妄下定论。可是依旧喜欢用手机作为日常听歌设备的原因是很清晰的:无论是iOS还是做得较好的安卓,其系统操作的体验还是要好于不少HiFi播放器;听语音信息无需切换耳机和设备;APP和内容选择性丰富,尤其是随时可联 ,意味着本地和串流加起来的内容几乎无限的,况且如今还有MQA这类格式。

但也受限于并不是为了音频服务的高集成度系统,手机注定难以成为对出门听音乐也有极致音质要求的首选,小尾巴也不是能满足高要求的选择。

但如果是跟三耳君一样比较侧重方便使用(懒)的玩家,就不妨了解下为何PAW-S1瞬间就赢得了三耳君的欢心。


祖传工艺

虽然整机27.1克的重量,但乐图在这款最入门机型上投入的工艺丝毫不马虎。机壳采用雾面表面处理的CNC全金属外壳,搭配一个冷调LED屏幕显示基本信息,无论是机壳还是LED屏幕都有良好的疏油效果,避免这种日常触碰较多的设备成为指纹记录器。

除了以全金属外壳提高屏蔽效果以外,内部方面乐图也通过8层HDI多阶PCB主板进一步外部杂讯带来的影响。

接插件的选用方面,S1也投入颇多。有DIY经验或了解过行情的朋友相信都了解Pentaconn 4.4mm平衡母座成本之高,在一台三位数售价的机型上使用三位数成本的4.4插座可见乐图对这款机型的重视和信心,毕竟有销量才能摊得下这高成本。

与连接线独立的设计有利于兼容不同音源,却难免让人对Type-C连接稳定性有所担忧,直到看到广州传奇金属乐队Burnmark主唱大先生极限测试,三耳君是放心了。据闻乐图方面也会推出带固定结构的保护皮套。

连接稳定也有线材的功劳,S1标配与品牌高阶型 相近规格的高屏蔽数据线。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套餐配备的Lightning to USB-C线材可以直接在iOS设备上以Host Mode状态(类似图3Camera Kit输出的OTG模式)输出,换言之输出码率将不受系统限制。


完整的LTOS架构

(多谢广东电台烧友奶兄授权图片使用)

专业技术民用化是乐图播放器给人的深刻印象,在广电和专业领域渗透率极高的乐图在这款民用小机型也运用了自主研发LTOS系统架构。

上文提及手机难以成为足够优秀的数字音源,主要原因在于高集成度智能系统的天生问题。手机自身因电源、电磁隔离带来的噪音,系统本身的稳定性,播放软件的算法影响,时钟抖动,相位噪声等种种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给信 输出带来影响。

S1以AKM AK4377 DAC芯片作为D/A核心,手机容量能容纳的常见音乐格式基本都能对应,官方透露也将在7月支持MQA格式。芯片只是芯片,乐图将自主研发的LTOS架构完整下放到这条小尾巴,布置了独立的DSP主控,配备独立的时钟模块,数字/DAC/耳放电源独立管理,从而将输入信 的影响减到更低。说到这里,也算解释了为何三耳君向来抗拒“唯芯论”吧。

看到乐图公布的测试指标,对于一款依赖手机供电喂信 的小尾巴来说,应该可以让“数0党”满意。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架构和指标的实现并没有让S1有明显的发热量,对手机续航的影响也较低,这是让试过不同手机搭配方案的三耳君较为惊喜的。


PMEQ II与ATE

在便携和大多普通民用机器上,因为适应性有限以及拆东墙补西墙式的损失,三耳君向来极少使用EQ,但乐图的算是例外。

乐图这款小尾巴标配了PMEQ II,全称二代PARAMETRIC EQ(参数化EQ),通过滤波模式(高通、低通和带通),频段调整的中心频点,增益值、Q值的调整来实现调整。这种专业EQ调整方式不仅精度还是效率都远非普通娱乐EQ可比,相位失真也有良好的控制。

另外,乐图在S1上也配备了ATE效果选项,ATE是Acoustic Timbre Embellisher的简称,官方称为录音室级别的滤波器算法。以三耳君理解就是类似DAW当中以DSP运算调节的音色渲染/滤波器。

三耳君更新了最新发布的1.0.0.5版固件,如今效果选项有如下之多。

PMEQ II:Classic 古典、Pop 流行、Rock 摇滚、Techno 电音、Dance 舞曲、Jazz 爵士、Headphone 临场感、Full Bass 重低音

ATE:Movie 电影、Game 游戏、Radio 电台 、Brighter 明亮、Sweet 甜美、Dental 弱齿音、Diffuse field(Near field)近场、Diffuse field(Far field)远场

可玩性的功能从不嫌多,如果可以的话还希望乐图可以通过App或者电脑端开放自定义PMEQ的选项。


具备参考意义的声音

诚然,三耳君对于依赖手机供电的小尾巴的声音当然不会期待过高。而S1能让三耳君在展会上一听种草,更多是它的标准档输出拥有同类产品当中难得的声音可参考度和平衡性,声音速度感和锐度较金菊花更为收敛,音染则比小墨菊显得更轻淡,可以成为三耳君日常试耳塞的偷懒工具。

S1的输出有高低增益、3.5mm单端和4.4mm平衡输出可选。三耳君尝试了动圈、动铁、平板三种不同驱动要求不同形式的耳塞,S1的单端输出基本都能有过关的驱动效果,整体水平远非手机直推(包括过往的“HiFi”型手机)可比。切换到4.4mm则发现除了有推力及声场方面的提升以外,声音风格也更为饱满温暖。

但若是高灵敏度的耳塞,三耳君则更乐意以单端驱动,更为舒服耐听,而且更加不需担忧功耗。

S1声音给三耳君的印象让三耳君想起了近年流行面向HomeStudio用户简易USB I/O 声卡设备,受限于集成度和成本,往往在极限指标和模拟调音上存在局限,但作为专业品牌的民用产品,这类产品在声音渲染把握上都更为克制。私下猜想,较为保守的校声或许也有讯源质量方面的考虑,可以让手机输出质量参差的问题不容易被过分放大。

总体而言,S1以标准输出并不适合喜好音色张扬的朋友,但若是类似三耳君这类求方便为主,喜好声音均衡耐听的朋友,S1是值得好评的。


??注意事项:做到BitPerfect才能听到真实水平

BitPerfect是伴随数码流聆听方式出现的说法,说的是码率从文件到最终解码的对称不变,相对的就是Windows系统用户和安卓时代常见的“SRC”音质劣化问题,Sample Rate Conversion(采样率转换)的缩写。

简单展开说明,位深决定了音频的有效动态范围,因此以16Bit文件为例,以32Bit输出并不会劣化音质,大概就类似用2.4G和5G的WIFI讯道传输一个小文件,无伤大雅。采样率则决定了单位时间内的采样点,尤其需要注意非整数倍的SRC,例如原本44.1kHz变成了48kHz输出,这无疑就会带来音质的劣化,这也是安卓系统一直被吐槽的音质不佳、效果参差的原因所在。

三耳君留意到近几天不少S1机友都有疑惑,S1 LED屏幕显示的码率与自己音乐源码率的不一致,这其实就来自于讯源的信 输出方式以及上下位机握手方式所影响的(也有下位机设定成默认显示音乐源码率)。

S1和大多数USB声卡的握手方式一样,通过USB接入到主端设备(手机/PC/MAC等)时,主端设备会询问S1支持的所有采样率和位深,然后根据策略给S1设置一个具体的采样率和位深显示在屏幕上。

以下是三耳君截稿前的不同音源的实测状况及“BitPerfect”输出方法(不同音源、不同系统和软件版本可能会出现不同状况)

所以不论用什么播放软件播放任何格式的音乐,其采样率/位率都被转换为安卓系统的固定值。

苹果iOS系统,用Apple Music、Tidal、Spotify等App等播放,默认以32Bit位深,文件原采样率输出。但是其他播放器App有的会全部采样率转换为固定采样率的情况(例如 易云音乐)。

大多数安卓和iOS设备的BitPerfect办法:通过使用专业音乐App(如海贝音乐、ONKYO HF Player 、uapp等),通过USB独占输出,或者手动调整位深、采样率、DOP选项达到BitPerfect输出。

Mac OS则与iOS类似,用Apple Music、Tidal、Spotify等App等播放,通常默认以32Bit位深,文件原采样率输出。但连接S1则有所不一样,系统会自动以32Bit/48kHz输出,需要手动在系统的“MIDI音频”中手动设置输出方式。最HiFi的方式当然是使用专业播放软件,例如Audirvana、ROON等,不仅可以BitPerfect,还可以有更多优化。

PC(Win10),如音乐播放软件使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DirectSound驱动,S1显示的采样率/位率取决于Windows声卡设置中的采样率/位率(设置>声音设置>扬声器属性>高级>默认格式) 对于Win7, S1显示的位率被固定为32bits. DirectSound下无论原始音乐是什么采样率/位率,都会被转换为系统的采样率/位率。如果播放软件( 易云音乐、Foobar等)提供了WASAPI驱动可选,则S1显示的采样率为音乐原本的采样率,位率由播放软件设置为16/24/32bit(仅Foobar)。

以上是时下主流智能系统的状况和BitPerfect输出方式,不仅适用于S1机友,也适用于大多数USB Audio设备。一言蔽之,要经过USB Audio听到系统本该有的声音水平,BitPerfect是必要的。当然,时下也有不少以提升音质为目的的升频/转换算法,就不同一回事了。


有线连接的全面之选

在这份乐图PAW-S1的分享当中,三耳君并没有以太多的笔墨谈论音质,三耳君当然有听过整体素质更强大的小尾巴,但毕竟是以方便第一的机器,PAW-S1的难能可贵是在续航、声音健康度、可靠性、兼容性等要素中取得了极好的平衡。

未来的展会和试听会当中,S1会是懒人三耳君的主力试听参考前端之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4月17日
下一篇 2020年4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