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析 告|Zaker App,为用户带来沉浸式阅读体验

Zaker产品分析 告

  • 使用机型:IPhone 7 Plus
  • 系统版本:IOS 13.3.1
  • 应用版本:8.7.0
  • 体验时间:2020.05.07
  • 01 产品概述

    Zaker是一款互动分享和个性化定制的聚合类新闻资讯APP。它将资讯、 纸、杂志、图片、微信等众多内容,按照用户意愿聚合到一起,实现深度个性化定制。新闻资讯内容质量高,整合的垂直媒体多,交互界面设计简约,受到用户喜欢。

    02 宏观市场分析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由于互联 的普及,生活节奏不断增快,人们对资讯的获取方式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向 络媒体。便捷的阅读方式、阅读即时性高的优质新闻等需求日益加深,使得新闻资讯APP蓬勃发展。然而时至今日,在经历过用户的高速增长后,移动新闻资讯行业已经步入稳定发展阶段,人们对新闻资讯APP有了个性化,多样化的更深层次需求。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闻资讯APP用户规模将近6.93亿,增长率为3.7%,增长逐渐趋于平缓。

    而第45次《中国互联 络发展状况统计 告》指出:我国互联 普及率达64.5%,手机 民规模为8.97亿, 民中使用手机上 的比例为99.3%。即可理解为,目前78%的手机 民会选择使用新闻资讯APP。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新闻资讯APP的依赖性越来越高。

    据极光大数据给出的数据:截至到2019年8月,新闻资讯行业渗透率已逐渐稳定在54%左右,渗透率较为低,同比降幅3.7%。

    在选择新闻资讯APP时,用户对于新闻资讯的形式多样性和内容丰富性较为关注,有近46.7%的用户对于能搜索找到想看的内容比较重视。

    用户在使用新闻资讯APP的时候对内容类型也有明显的偏好,其中内容偏好的TOP3分别是“ 会新闻”、“幽默搞笑”和“政治军事”。

    另一方面,用户在使用新闻资讯APP的同时还喜欢在 交 络、短视频等其他 络内容媒介和电视媒体获取新闻资讯;其中短视频是近年来移动互联 发展的热门领域,43.9%用户在使用新闻资讯APP的同时还会使用短视频等其他 络内容媒介,这些渠道对新闻资讯APP产生了一定分流的影响。

    总体来说,移动资讯行业已经进入红海,行业已从快速的用户增长阶段过渡到侧重内容和用户体验的精细化运营阶段,更加注重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且行业马太效应显著,光是行业TOP2已经占有了全国6成以上的用户。剩下的这口“汤”,也存在着狼多肉少的问题。虽然市场依然是个低渗透率高增量的市场,但是用户的分布基本已经定型,如何运营好现有的客户,提高用户黏度的同时维持稳定的用户增长是Zaker需要思考的。

    03 用户分析

    3.1 用户核心需求

    Zaker的目标用户主要是(相对)高学历的白领阶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生活节奏快,空闲时间较少,对新闻资讯内容有一定的质量要求。所以使用场景一般会发生在碎片化时间,如睡前,就餐,通勤。早上8点左右,午餐12点左右、下班途中17点左右以及入睡之前22点左右往往是使用新闻资讯APP的重要时间节点。

    根据上述的情形,可以推导出用户的主要使用场景:用户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想看新闻资讯,打开APP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实时性强的重要新闻;偶尔没有阅读的目标时也希望APP能够根据阅读习惯推荐有趣的资讯;同时也想看下关注的媒体发布的新闻资讯,但是不希望因为APP没有该媒体而要去其他渠道获取该媒体发布的新闻资讯,希望能只用一个APP就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用户的核心需求在以下3点

    (1)个性化和精准的新闻资讯推荐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用户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太多的信息出现在用户面前,迫使用户参与更复杂的筛选过程,会使得用户满意度下降。聚合类新闻客户端通过推荐算法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来为每个用户推荐更符合用户口味的个性化的新闻资讯,从而增加用户满意度,提升用户黏度。

    (2)丰富的媒体和资讯内容

    (3)高质量的内容

    3.2 用户画像

    用户性别:产品主要面向男性用户,男性用户约为女性用户的1.6倍。

    用户年龄:产品主要面向毕业青年群体,其中25-30岁用户比例最大,24岁及以下用户其次,用户占比和25-30岁用户群体占比相差仅2.91%;31-35岁的用户群体占比为19.17%;中年群体用户较少,36-40岁用户占比13.27%,而4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6.35%。

    用户地域分布:用户群体主要集中于一、二线省份,沿海地区的渗透率较高。

    结论: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Zaker的用户画像——多数为一、二线城市的青年用户,男性用户相对较多。

    形成该用户画像主要原因有:

    (1)内容因素

    1. 青年用户对时事新闻敏感度较高;
    2. Zaker对新闻资讯内容质量相对较好,推送的文章类型相对“正经”。经过日常体验使用不难发现,Zaker对于女性向的新闻类型如“娱乐时尚”、“幽默搞笑”的内容会很少,所以难免会使部分偏好这类类型的用户(尤其是喜欢“幽默搞笑”类型的)在体验后满意度不高,更愿意使用其他同类产品或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获取这些方面的资讯,造成了一定的分流;同时根据公开数据显示,Zaker的用户群体当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最高,该类群体对新闻资讯要求相对低学历群体较高,侧面也可以验证出Zaker的新闻资讯质量较好,垃圾资讯较少。
    3. 此外,数据显示2019年仅有11.4%的中国新媒体用户年龄为40岁-50岁。可能由于智能手机的学习成本以及使用习惯,中年群体会更加倾向通过传统媒体或传统媒体转型的新媒体来获取新闻资讯。

    (2)时间因素

    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更快,闲暇时间较少,空出来的多是碎片化时间,阅读新闻资讯是很好的消遣碎片化时间方式;

    所以,我认为Zaker在未来可以在维持好现有用户的留存基础上,着重制定新策略开发以下2个方向的潜在客户:

    1)二、三线城市女性用户。这里选择二、三线城市女性用户原因有2点:

    1.四五线城市经济 会发展水平普通,生活水平相对较差,生活节奏慢,闲暇时间多,在这种环境下普遍用户对信息鉴别能力较弱,比起缺乏趣味性的高质量的新闻资讯,她们更乐意接受内容“接地气”,标题更吸睛的新闻资讯多一点,这类用户的开发成本较高故不作考虑;

    2.该类地区用户数量也较少,可以在考虑回 率的前提下提高渗透率。

    Zaker在UI上的设计和布局简约有调性,对于比较重视第一眼印象的女性用户来说理应是比男性用户更愿意接受才是的。然而数据显示男性用户明显高于女性用户,我认为是因为内容的问题导致女性用户的大量流失。这里的内容不是说Zaker新闻质量差,而是指对内容的聚集筛选差。是Zaker出于策略和产品定位,主打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为了维持阅读环境的调性,能够发现 “娱乐八卦”、“幽默搞笑”、“标题吸引”等典型吸引女性用户的元素在Zaker中是十分少见的。

    2)对新闻内容质量有要求的一、二线城市年轻白领阶层今日头条读者用户。今日头条作为行业巨头,有着成熟的推荐算法和商业模式,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弊端。今日头条拥有上亿的月活,必然导致用户(包括读者和内容产出者)质量参差不齐。

    许多不良自媒体为了博人眼球,踩着算法规则的边界,用虚假夸张的标题的吸引读者点击。这些看似“接地气”的低俗标题内容却正好抓住了大众读者的猎奇心理需求,只要用户点击进去,算法就会不断推送此类内容。

    可以说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给了低俗文化内容一个生存和传播空间;与此同时,字节跳动有着巨额的信息流收入,到了用户这边的体验是平均每刷5条资讯就能够看到一条信息流广告;这对用户的体验来说非常不友好。

    在这种情形下,生活节奏快、闲暇时间较少的白领阶层对今日头条的满意度会有所下降。我认为只要Zaker坚持做优质的新闻资讯,做好口碑,提升自己品牌的公信力,并适时进行其他渠道的信息流推广,将有机会吸引到这部分用户的注意从而吸收他们。

    04 竞品对比

    这里选择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今日头条作为竞品进行对比,虽然不是一个用户量级的APP,但是其实可以从地域分布现象和Slogan的变动发现一些问题。

    1)从今日头条的用户地域分布来看,今日头条用户比较分散,其中广东用户占比最高,高达11.54%。相比较之下,今日头条的用户地域分布更广,没有很明显的用户集中体现。

    2)今日头条的Slogan从2012年上架至2018年下架整顿前一直是“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今日头条基于个性化推荐引擎技术,根据每个用户的兴趣、阅读习惯等多维度进行个性化推荐资讯。可以看出发展初期今日头条的核心是推荐算法,他们关注的是信息的多元化和信息的传播。

    以推荐算法为核心优势满足了用户对获取新闻资讯的需求,使得今日头条发展迅速,获得了大量的用户群体并且用户依赖性高,但是这样弊端也很明显,在产生大量新闻资讯的同时,新闻资讯的质量也难以得到控制,平台出现了许多低俗劣质的新闻。

    直至2018年,今日头条被 信办约谈,强行下架整顿,今日头条把Slogan换成了现在的“信息创造价值”。官方的解释是:“今日头条致力于连接人与信息,我们觉得,在促进信息的高效、精准传播中,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是我们提出“信息创造价值”的原因所在”。

    这个Slogan能看出今日头条的发展策略变更,不过在我看来,这样的官方解释无疑是在偷换概念,精准的传播用户喜欢看的信息就是聚合类新闻APP的价值所在,但是今日头条却没有正面回应对正确的价值导向的理解和定义,这次Slogan变动可能只是出于回应 信办的要求而做出的应对,正确的价值导向应该是由正确的 会价值观主导的,而不是完全取决于用户喜好。

    这次整顿从用户体验上看没有太多变动,但是从商业角度来看,今日头条的“价值”变成更加注重商业变现的需求,使得核心受众从读者用户变成投放信息流广告的企业。用户即使受到广告增多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在算法精准的信息传播下,这样的策略调整依旧使得今日头条成为业内营收最高、活跃用户最多的产品。

    Zaker的Slogan从上架至今很长一段时间是“传递价值资讯”,这个Slogan字面上看和今日头条的新Slogan有点相像,但是其意在注重资讯本身的价值。能够看出Zaker希望提高产品调性,把重点放在内容和用户本身。版本更新详情页也写到“给用户打造一个沉浸式阅读环境,拒绝标题党”,如果能贯彻这个策略并且产品运营到位,那么将在垂直用户群体里获得一群产品忠诚度很高的用户。

    在Zaker3.0的时候,推出了扎堆,Slogan变成“和好友一起看世界,开启全新阅读之旅”。能够看出,Zaker也在想着向 交红海靠近,这种做法无疑是开始妥协了产品的调性,打破了原先阅读环境的生态。Zaker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奈何 区化诱惑太大,Zaker最终还是走了这一步。

    对于聚合类新闻资讯APP来说,缺少UGC内容是难以解决的问题,随后【 区】等模块的推出,完全改变了Zaker的调性却也没有把【 区】带火起来。虽然Zaker取消了相关的功能,但是这次大胆的尝试造成的核心用户损失却难以挽回。

    直到现在,我们还是能在迭代的【发现】里看到当年的一些痕迹。基于自己的产品定位适当做出良性的妥协和调整是好的,在缺少对自己的用户群体需求的情况下进行随波逐流却是很危险的。

    结论:

    总的来说,今日头条给人的感受更多带有“标题夸张”,“多低俗内容”,“广告多”等标签。然而用户对信息鉴别能力弱,时间碎片化的趋势,导致这个市场的主要用户没有耐性去仔细阅读,更容易被这样的内容所吸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谁能抓住读者眼球就等于获得了流量。

    客观的来说,今日头条信息流广告太多,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整体调性较差,但是字节跳动是计算机技术服务起家的,他们可以将内容按照目标口味精确且不断的推荐给目标用户满足用户需求。按照整个市场潜在需求客户数量,新闻资讯APP的主力军还是(相对)低学历用户,喜欢看的资讯内容深度可能相对没这么高,所以这一缺点也转换成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Zaker想要定位高端市场,做目标用户是一、二线城市白领阶层的新闻资讯APP,那么一定要非常有见解的高质量新闻,这点我认为Zaker也没有做的很好。有一天在看苹果商店的评论,有一个评论说到“界面设计的不错,但是Zaker的新闻很没有“血性”,或许Zaker很早之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碍于各种外界因素(版权)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Zaker可以放宽视线,在这个内容取胜的市场不仅可以继续提高新闻质量,也可以向下考虑,在尽量维持调性的前提下去迎合大众市场聚合一些“接地气”的内容,使得信息多元化,根据目标用户的需求做出调整,降低距离感;同时注意修改一下标题,让标题更吸引读者。调性高是好事,但是一味的追求孤高可能会违背了市场发展规律,作为一个新闻资讯APP使用者,当然不希望阅读环境被搞的乌烟瘴气,但是一定希望阅读的内容越来越有意思。

    05 用户调研和核心功能分析与建议

    5.1 产品调研

    访谈问题及结果:

    5.2 产品架构图

    Zaker的结构总体来说比较简洁,易用性高,用户学习成本低。作为新闻资讯APP,里面应该有的功能也齐了。但是会有以下几点不满意的地方:

    1. 如果我是广州地区以外的用户,我希望在本地融媒体资讯那块不单单是只有一个新闻列表,同样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功能可以体验;
    2. 作为一个新闻资讯APP,视频这一功能模块实在很多余,如果能把它融入进资讯里面的新闻列表方便阅读将会更好;

    5.3 核心模块分析及建议

    (1)热点模块:

  • 基本需求:纯文字、图文、短视频等形式的新闻资讯阅读
  • 期望需求:提升新闻资讯阅读体验的需求,如简洁的UI界面,整齐的排版,较少的广告,字体字 ,夜间模式等
  • 模块分析:作为新闻资讯APP的核心,这一块是使用频次最高的核心模块了,和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功能差异不大,所以用户判断产品好用与否主要是通过两点,交互界面和内容。Zaker在交互界面上做的没有很多严重问题,只不过会有些BUG和一些界面的操作不好习惯,导致有些功能读者找不到或感到操作的不适应从而降低了满意度。下面将会针对各种问题作出详细说明并给出优化方案。
  • 问题一:新闻资讯里的底部功能栏设计不容易使用

    新闻页面里底部功能栏的【分享】和【写评论】图标和Iphone备忘录的分享和新建备忘录页面图标其实是有一定相似的。

    但是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相信也能发现,大家在使用Iphone备忘录的时候更多的分享习惯是进行屏幕截图后直接发送图片,所以用户第一时间可能不会意识到这个是【分享】功能。而且将【分享】放在【评论】的前面而不是最后面也不符合用户日常使用习惯。其次,【写评论】图标对用户的示意也不够强烈,图标本身也和某些APP界面的分享按钮图标有点相像,如果不是经过试验不容易发现这是【写评论】。再者,【 · · · 】内的功能并不使用,【内容投诉】和【夜间模式】开关本身并不会对新闻阅读起到帮助,有点滥竽充数的味道。

    优化建议:

    1. 我认为将分享功能的位置布局放在【 · · · 】图标的二级菜单内,并做一个横拉的滚动效果的分享媒体图标栏会使界面更加简洁明了。
    2. 将【写评论的图标】做成一个文本框,给予用户较强的示意。
    3. 将【 · · · 】里的二级菜单功能换成字体大小滑块和亮度滑块。

    问题二:关注或订阅的不便

    优化建议:

    其他类型问题:

  • 前面访谈也有调研对象说到,抓取的新闻排版不太统一,用户的阅读体验不好;
  • 部分新闻页面功能栏不统一,有的新闻页面甚至会出现两条推荐栏和两条功能栏;
  • (2)订阅模块:

  • 基本需求:用户根据偏好主动管理阅读自己喜欢类型的新闻资讯;
  • 期望需求:里面的模块不能太多便于选择;类型模块容易管理;每个类型模块里面的内容要精准,不能是标题党或者挂羊头卖狗肉
  • 模块分析:用户可以通过【订阅】直接寻找自己想要看的类型的新闻。除此之外,默认订阅的频道中Zaker提供了杂志式的排版方式,让用户有更好的阅读体验,但是默认订阅频道中的横拉翻页功能和其他新闻列表的上拉翻页有一定冲突,我认为统一操作方式会更好。所有订阅的频道都会成为一个模块陈列在【订阅】里,虽然分类管理便捷,但是在内容的分类管理没有做的很到位,【订阅】里很多新闻资讯与它所属的频道并没有直接关联。模块化频道列表管理作为Zaker的特色,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 问题一:默认订阅的媒体频道里的新闻列表和其他的新闻列表操作不统一。

    在默认订阅的的媒体频道里,所有翻页操作都是横拉翻页的,而其他新闻列表都是下拉滚动的。可能在精选的频道里Zaker希望给用户带来杂志式的体验,这种做法很大胆创新,但是同时也会给部分习惯竖拉操作的用户带来一定的操作难度。

    优化建议:

  • 默认订阅的媒体频道里的新闻列表布局并不适合作上拉翻页,可以保留Banner的同时新闻列表纵向排列改进;
  • 问题二:在夜间模式下,管理【订阅】内的媒体频道不方便;

    在进行用户访谈当中也发现,在夜间模式下,对【订阅】里的媒体频道模块长按-勾选,显示出的勾是灰白色的,和未勾选状态时颜色较为相近,难以识别(如下图所示)。

    优化建议:

    1. 将勾选后的勾颜色换成白色,更容易识别;
    2. 将夜间模式背景颜色进一步调暗,增加亮度差;

    除了以上两点问题,从访谈过程当中也得知了【订阅】模块一些其他类型问题。

  • 默认订阅的媒体频道太多,对于选择困难用户不友好;
  • 有访谈者反应,媒体频道里面的新闻内容和分类无关联,对此,算法工程师可能要进一步优化分类的技术;
  • (3)发现模块:

  • 基本需求:寻找感兴趣的媒体频道或扎堆订阅;
  • 反向需求:寻找到兴趣意见相近的人进行互动;
  • 模块分析:【发现】模块将媒体频道和扎堆按分类模块化罗列出来。主要功能是给用户提供一个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类型的新闻资讯的渠道,一定程度上将同好的用户适当聚集起来。【发现】和【热点】本身有功能上的重叠,且分类和数目上过于繁琐,用户使用起来时间成本较高,访谈者当中有两位直接表示不会用这个功能。【发现】功能本应是系统根据用户喜好为用户推送内容,而Zaker的【发现】功能推送的不是直接的内容,而是一个媒体频道/扎堆,用户进去之后还要去寻找感兴趣的内容;其次,聚合类新闻APP的意义所在就是为用户“推送”他们想看的新闻,用户也习惯被“推送”消息而不是主动去寻找,所以我认为实用性并不强。

    优化建议(以下两个方案二选一):

    方案一:将【发现】功能作为资讯的标签栏置于首页顶部标签栏,将订阅单独提出来放置在底部导航栏;

    方案二:在将【发现】功能转换成一个更贴近用户的推荐模块,直接展示新闻资讯,用户如果阅读完感兴趣可以主动在文后点击进专题内。

    (4)其他问题及建议:

    问题一:内容关联性差。

    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地方:

    1. 地方媒体频道处:下图1能明显看到定位在广州,但是展现的内容包括Slogan和广州地区无太大关联。
    2. 媒体频道内的新闻:电影资讯频道内出现较多娱乐八卦新闻。

    优化建议:

    1. 如果实在没有太多当地融媒体资讯,建议取消【地方媒体资讯】这个模块,现在给人的感觉太应付了;

    问题二:搜索栏功能的不完善。

    1. 搜索栏处本身不带搜索引擎功能,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引入。用户在使用新闻资讯APP的时候是有一些场景会用得到的,比如在阅读新闻过程当中,发现新闻或其他用户评论出现了问题。根据坎宁汉姆定律,人在纠正别人错误的时候带来的快感是比解答问题更高的,为了及时验证自己的想法并纠正别人的错误,有的用户会需要用到搜索引擎搜索答案,Zaker没有搜索引擎功能,那么用户只能去使用浏览器或者其他APP了,无疑减少了用户的使用时长。

    优化建议:

    图一所示优化搜索后的界面

    问题三:部分界面存在BUG。

    这是每个APP都存在的问题,这里列举两个在体验过程中发现的BUG。

    1.在【福利商城】选购商品提交订单后,如果点击返回择无法直接返回商品详情页,需要通过返回到【福利商城】界面再次进入才可完成操作。

    2.一些新闻的页面存在着能出现两次推荐栏和评论区的问题,影响用户进行互动的体验;

    已知推荐栏后才出现评论的,在这篇文章中评论后再次出现推荐栏,前端可以注意一下。同时这也反应了排版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问题四:用户访谈中发现,有用户提到【热点】功能推送的内容不喜欢的问题,这里描述成一个用户故事:我作为一个用户,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汽车相关的新闻,这样可以增加我对软件的满意度。

    初步判断是Zaker的推荐算法存在可改进的地方。为了进一步了解Zaker的【热点】功能,我进行了一个测试来体验用户故事描述的情况。由于截图数量较多且杂乱,在这里就尽量不做贴图。主要选用了从未在Zaker阅读过的篮球类新闻和电影类新闻来进行测试,分为以下4个步骤:

    1. 对照组1:统计【热点】里最新的20篇新闻出现有关于篮球的新闻为0篇,电影资讯的新闻1篇。
    2. 只进行阅读:点击【订阅】里的【体育频道】下方Tab式导航栏【篮球】标签,阅读了20篇关于篮球的新闻;返回【热点】,下拉刷新直到上方Toast提示框提示更新的新闻数之和超过20篇;最新更新的20篇新闻出现了3篇有关篮球的新闻;
    3. 阅读并评论:点击【订阅】里的【体育频道】下方Tab式导航栏【篮球】标签,阅读了20篇关于篮球的新闻并进行评论;返回【热点】,下拉刷新直到上方Toast提示框提示更新的新闻数之和超过20篇;最新更新的20篇新闻出现了6篇有关于篮球的新闻;
    4. 阅读并评论:点击【订阅】里的【电影资讯】上方Tab式导航栏【影讯】标签,阅读了20篇含有电影名称的新闻,并进行评论;返回【热点】,下拉刷新直到上方Toast提示框提示更新的新闻数之和超过20篇,最新更新的20篇新闻出现了2篇有关电影的新闻,但是此时不难从中发现较多演员明星的娱乐八卦类新闻(如下图所示);

    结论:

    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有

    1. 从步骤2和步骤3能发现,Zaker的算法可能对评论这种用户行为赋予的权重较高,对用户阅览赋予的权重较低;
    2. 从前面的用户故事以及步骤2和步骤3能得出,用户偏好的数据埋点设置考虑不太周全;
    3. 从步骤4可以看出,对新闻资讯的标签化管理不够到位,一些新闻资讯可能存在标签化定义太过模糊的问题,导致推送的内容和用户偏好有所出入;

    优化建议:

    1. 增加一定用户搜索和用户阅览的权重,部分用户对评论的热情不高,更多是进行阅读或
    2. 后端研发工程师对用户偏好的数据收集埋点设置处和触发条件有待改进;
    3. 算法工程师对文章标签化的工作需要更加细分,精准;
    4. 此次测试的逻辑是我用在大学常用的实验室方法进行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且存在许多漏洞;实验对象体量较小结果也存在着较大误差,但还是希望我的建议能有所帮助。

    问题五:【聆听】和【精读】内容太少。

    之所以单独列出来作为问题,是因为这两个功能作为新闻资讯多元化的一种体现形式,里面的新闻资讯质量和数量实在堪忧。Zaker将【聆听】功能放在【地方媒体咨询】模块里,可能是在对该功能进行上线前的测试,但是从左下图可见,几乎只有更新名为“新快 ”的媒体新闻,在实际体验过后感受也很差,主要原因是播 AI的声音太难听。

    右下角【精读】功能也能看出,里面的内容其实挺缺乏深度的,经常能看到一些“标题党”内容。

    优化建议:

    1. 加强【精读】的内容深度,为【聆听】引入更多巨有听书功能的新闻媒体;
    2. 【聆听】功能作为当下逐渐流行的听书获取新闻资讯方式,在正式上线后,可以将其放在【资讯】模块内;

    问题六:用户访谈中有用户反应夜间模式不能调整回来。经排查,该用户使用的Iphone设置了深色模式,而Zaker在打开时默认勾选【跟随系统外观设置】,需要通过 “设置-跟随系统外观设置-夜间模式”操作关闭夜间模式,且【夜间模式】是【跟随系统外观设置】的下级菜单,设计上让人感到困惑。此夜间模式布局增加用户使用成本,尤其是对于不擅长使用手机APP的中年用户。

    优化建议:

    1. 将【夜间模式】提到【我的】模块一级菜单,【跟随系统外观设置】和【意见反馈】作为不常用功能放回【设置】的二级菜单里;
    2. 修改了页面不常用功能的摆放顺序。

    06 结语

    总的来说,在这个市场环境下,Zaker算是一股清流。虽然很多方面有待优化,但是能看到Zaker的诚意,简洁的界面,精选的新闻资讯,为用户带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许多用户也是看中了这点选择了它,我作为一个“资深“用户也希望它发展的越来越好,希望它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能够更好的应对市场需求,坚持自己调性的同时兼顾到更多的用户,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优质新闻和更好的阅读体验。

    第一次写产品分析 告,因为看了某乎上说想0经验入行要做作品,而写作品其中有一步就是要在 区发表这样形式的文章…于是就试试啦。整个过程借鉴了很多大佬的文章,不过还是有很多自己的观点的。希望大佬们指教,还有真心请教新人没有项目经验怎样增加简历匹配度?(Axure水平应该自学的还算ok,文笔很差,比较不擅长文字输出工作)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4月23日
    下一篇 2020年4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