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 ”布“格”连民心 ——看我市创新推进 格化建设打造市域 会治理体系“莆田样本”

加强和创新 会治理,是党的十九大 告提出的明确要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奋进新时代、适应新形势,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城乡综合执法和服务治理 格化“莆田方案”,涌现出 格化综合执法、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诸多叫得响的经验做法,受到上级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

“要围绕平安莆田建设,加快推进 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完善提升城乡综合执法和服务治理 格化工作水平,打造市域 会治理体系的‘莆田样本’。”1月21日,市委书记林宝金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学习贯彻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时如是强调。

美丽莆田,正气昂扬。在“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生动范本”的新征程上,我市 格化建设正积极以“示范”的姿态,再下气力,持续提升,贡献“莆田智慧”,打响特色品牌,维护 会和谐稳定,让群众从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顶层设计引领 密织 格“大 ”

春节期间,荔城区镇海街道长寿 区的 格员格外忙碌。他们走上街头,挨家挨户宣传城区禁燃烟花爆竹的规定,并巡查了解安全隐患,及时上 平台。

巡查有队伍,上 有平台,处置有机制,这得益于我市健全的 格化工作体系。

建设美丽莆田,离不开和谐稳定的 会环境。2016年, 会治理就被列为建设美丽莆田“九大专项行动”之一。经过探索,我市将城乡综合执法和服务治理 格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进行重点推进。市委书记林宝金、市长李建辉多次带队深入基层调研,提出指导要求。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会治理 格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工作,结合莆田实际,于2017年2月制定实施《关于全面提升城乡综合执法和服务治理 格化的实施意见》、6月制定实施《关于全面提升城乡综合执法和服务治理 格化建设的补充意见》,2018年4月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推进 会治安综治中心和 会治理 格中心‘两心合一’的运行管理办法》,以此推动市县乡村四级综治( 格)中心实体建设、规范运行。”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林更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道。

方向愈加清晰,路径更加明确。按照“打造大平台、建立大机制、整合大队伍、优化大服务、构筑大群防”总体要求, 格化建设在全市全面铺开。

目前,全市共划分单元 格2408个,建成1个市级、7个县区级、54个镇级、971个村级综治( 格)中心,构筑市、县、乡、村四级联通的 格信息平台。四级平台纳入“数字莆田”建设总体框架, 格软件系统直接在“智慧莆田”政务云与大数据平台上运行,形成一次性数据采集、多部门共享共用的 会治理大数据支撑体系。全市共有34个部门按照权限共享平台数据或进行业务流转,平台共汇聚基础数据、综合执法、矛盾纠纷、民生服务、 情民意等各类数据信息466万余条。

在组建“大队伍”上,我市统筹整合力量,形成以 格信息管理员、 格巡逻巡查员、综合执法队员为主体的 格化力量。目前,全市共有2019名 格信息管理员、1758名 格巡逻巡查员,整合综合执法人员1945人,为各级综治( 格)中心开展 格治理、 会服务、治安巡逻、综合执法等实体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队伍保障。

队伍力量有了,机制也要跟上。我市着力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入格事务“ 格巡查、信息采集、源头发现、任务分派、问题处置、检查反馈、督查督办”七步闭环、动态运转流程,推动 格员在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群防群治等方面履职尽责。

对龙桥街道兴安 区第三 格 格管理员魏黎芳来说, 格内有多少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或是有多少家店面,这些信息都是“门儿清”。每天,她像其他 格员一样,身着蓝色马甲,手持 格工作手机,穿梭大街小巷,采集上 信息,在安全隐患排查中“打前哨”,遇邻里纠纷时当“和事佬”,在群众需要帮助时“搭把手”……

“通过强化管理培训, 格队伍成立一年多来,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较好的提升,逐渐成为 会治理工作的有力支撑。通过遍布全市的 格员入户走访, 格员队伍在搜集 情民意、维护 会治安、提供民生服务、综合执法巡查监管和开展群防群治工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标准地址二维码采集安装、精准扶贫、综治三率平安宣传等工作中,承担了大量的工作,成为党委、政府开展各项活动的有力帮手。”市 格办副主任林琦蔚说。

拓展提升内涵 培育打造品牌

功能拓展,内涵延伸。在数据采集基础上,我市将各类执法监管、公共服务、民生保障以及村居办理的事务逐步接入 格平台。目前已经开展市场监管、环保、应急管理、城管、民政、司法、人 、住建、公安、邮管等23个部门入格业务,梳理入格业务118项,2018年共采集综合执法事件576647起,办结549565起,办结率95.3%。

通过 格化综合执法工作,既为入格运行执法部门提供了详实准确的信息支撑、帮助执法部门有效消除了巡查监管死角,也倒逼行政部门转变职能、再造监管服务流程,使执法、协勤人员每人都有块“ 格责任田”,改变了部门执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单兵作战”局面,使各方力量在各级 格中心的协调指挥下拧成一股绳,有效降低了执法成本,提高了执法权威,提升了监管效能,形成了“ 格吹哨,部门 到”的良好氛围。部分业务纳入 格化治理后,成效明显,2018年全市工商经营主体持证率同比增长23.03%,火灾事故同比下降11.5%,食品经营主体持证率高达93%。

如今, 格之“ ”越织越大。通过“职能部门依法履职+ 格力量联动协勤”模式,切实解决了行政执法力量严重不足、执法监管很难到位等系列难题。走街串巷、进村入户的 格员们,发挥优势、一岗多责,让多个执法部门有了“千里眼”“顺风耳”。以共享共治为基础,我市探索形成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城乡综合执法和服务治理 格化“莆田方案”,各县区(管委会)积极创新,亮点纷呈。

仙游县推出“ 格+安全生产”,深耕“责任田”,定准一方“格” ,延伸安全生产监管触角。在此基础上,我市将” 格+安全生产”全市推广,推动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再上新水平。2018年7月6日,全省有关工作视频会议中,我市作“ 格+安全生产”经验介绍,得到各方肯定。

城厢区依托区 格化 会治理服务平台,推行“ 格+ 调”模式,构建“ 调进 格、 格有 调”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络体系, 为群众找到了一条经济、便捷、有效解决矛盾纠纷的途径,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荔城区开发运行微 格,群众可以通过微信直接向6个镇街、11个部门反映问题,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营造出“人人都是 格员,全民参与 会治理”的良好氛围。

在最早启动 格化建设的涵江区,依托 会治理 格化平台,率先在全省开展食品药品 格化监管工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编织了一张“天罗地 ”,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并列入《“十三五”国家食品药品安全规划》。

秀屿区则紧紧依托区、镇、村( 区)、 格四级 格化平台,创建“一三五”服务新模式,建起“ 格化”管控新机制,加强对吸毒人员 格化服务管理,取得明显成效。

湄洲岛管委会推出的“ 格+安全旅游”,依托 格平台,借助 格员入户走访,强化对岛上民宿、餐饮进行消防、卫生等安全隐患排查,强化对岛内电瓶车管理,实现了上岛游客的安全旅游、放心旅游。

北岸开发区作为我市唯一的移风易俗工作省级试点单位,将“移风易俗”纳入 格管理,抓导向、定规矩、强宣传、立榜样、严问责,在当地有效革除旧弊,弘扬文明新风。

树品牌,聚民心。2年多来,我市 格化工作勇于摸索,不断拓展内涵, 格化之路越走越宽广。

倾情为民服务 增进民生福祉

日前,度尾镇几位爱心人士在帽山村 格员和村干部带领下,再次走访慰问帮扶贫困户黄某,并为他送去了帮扶资金和物品。此前,该村 格员入户走访时,发现黄某一家的困境,便联系了慈善机构,为其送去温暖。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10点多,龙华派出所接到群众求助,一名83岁的老人走失。该镇全体 格巡逻员马上出动到附近山头寻找老人。当晚,气温骤降,加上山路崎岖,通过微信群转发寻人消息和 格员辖区内的不懈找寻,终于次日凌晨4点在山上找到了走失老人。老人当时已被冻得瑟瑟发抖, 格员立即脱下外套给老人披上,并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中。

重庆人袁某在涵江一工地打工弄伤了腿,不知道如何 销医保。涵西街道 格员陈建民了解情况后,带袁某到所在的居委会,帮其办理居住凭证,顺利地解决了异地 销医保的问题。

……

在我市, 格员这样的“举手之劳”数不胜数。

帮忙安装二维码门牌、代办老年卡爱心卡、代商户办理营业执照、帮助走失儿童、捡到财物拾金不昧、消除火情灾情于端倪……在 格化建设中, 格信息管理员下沉基层、入户走访、倾听民声,为基层群众送来更贴心的服务; 格巡逻员时刻在路面、街头巷尾巡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提升。

对于 格化带来的便利,家住市区梅园西路的陈丽霞深有体会,“我家住的是老旧 区,没有物业。现在有了 格员,像楼上漏水、邻居楼道养狗、垃圾堆积这样的问题,给 格管理员打电话或者拍照上传到微信群,问题就能立即解决。”

2018年,在“ 格+ N”便民服务的基础上,我市积极推动乡镇综治中心、 格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多中心合一”建设,扎实推进“惠民宝”APP在 格化工作的应用,将 格员作为基层流动便民窗口,关注弱势人群,提供上门便民服务,畅通诉求渠道。

我市拓展了“ 格+一卡通”代办、失业人员培训及就业意向采集、“一户多残”家庭人员信息采集、残疾人补助金领取信息采集等事项。2018年,全市 格员入户为群众代理代办各种证件17465次,其中代办“一卡通”敬老卡4116张,爱心卡396张。

“ ”互通,“格格”为民。 格化,畅通了 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受到群众赞誉。

“小 格”盘活“大格局”,“小 格”惠及“大民生”。

“站在新起点,我市‘ 格+’的精彩故事在续写,城乡综合执法和服务治理 格化工作水平在持续提升,市域 会治理体系的‘莆田样本’在全力打造”。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飞亭如是说。

敬业奉献 筑梦 格——聚焦2018年莆田市十佳 区 格员风采

1、戴 益

仙游县鲤城街道 会治理 格化中心

平台信息员

发挥党员先锋作用,践行 格员职责,用“真心”服务 区百姓,用“耐心”掌握 情民情,用“匠心”守护一方平安,用“初心”书写奉献担当。

2、 刘玲玲

仙游县 会治理 格化中心

平台信息员

一颗心埋于工作,枯燥处更显美丽。 小小身躯,承担着 18 个乡镇 600 名 格 员的业务培训;大大能量,用扎实的业务 功底完成一项又一项赋予的任务。

3、陈崇毅

荔城区镇海街道古山村 格站

格管理员

牢记党员使命,串百家门、察百家情、 暖百家心。当好村居和群众之间的“连心 桥、传话筒”,用腿勤、嘴勤、手勤、脑勤和 实实在在的行动做好群众的贴心人。

4、魏黎芳

城厢区龙桥街道兴安 格站

格管理员

一步一个脚印,连接起千家万户。风 里来,雨里去,变的是四季,不变的是扎根 格的恒心与毅力。严格律己,敬业履职, 做好做实每一件“ 格”事。

5、杨俊武

城厢区龙桥街道下磨 格站

格管理员

春风化雨暖人心,留得安宁在人间。没 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无数朴实细微的 行动,感动着 区的居民,诠释了“热情服 务,一心为民”的 格员形象。

6、陈建明

涵江区涵西街道涵西 区 格站

格管理员

寒来暑往,铁骨柔肠;走街串户,探询民情;立 足本职,敬业奉献,即使累倒也要向前。“只要为群 众做事,再苦再累都值得!”他用实际行动,把自己 的名字高高地刻在了“福建好人榜”之上。

7、石春芳

涵江区涵东街道新区 区 格站

格管理员

走出校园,把青春融入 格;贴心服 务,把群众当作亲人。柔弱的肩头,承载着 责任与担当。从小小 格走上央视大舞 台,书写着一份属于普通 格员的荣耀。

8、陈金双

秀屿区埭头镇 会治理 格化中心

平台信息员

从一线 格员到 格站负责人,再到 镇级管理员,一双巧手,记录着辖区每个 角落的所需所盼;一颗热心,装的都是老 百姓柴米油盐的琐碎事。

9、翁亚美

秀屿区东庄镇芳店村 会治理 格站

格管理员

业务娴熟,善于总结;虚心善学,勤于 思考;认真负责,迎难而上;待人亲和,乐于 助人;用微笑传递 格情,用真心温暖村民 心,用行动让在外拼搏的乡亲放心安心。

10、陈丽娟

湄洲岛港楼村 会治理 格站

格管理员

崇德向善,践行妈祖大爱精神,做好 事,帮好忙,事事切身为村民着想,时时贴 心为村民服务,勤勤恳恳做好传话筒,认认 真真当好 格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2月10日
下一篇 2019年2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