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汇总:
Q1:基础软件中桩承台单独验算计算书中桩净反力和桩反力的含义和区别?
Q2:基础软件中桩基承台采用规范算法情况下,在“结果查看-承载力校核”中,桩承载力验算的“无震最大反力”的输出内容?
Q3:基础软件中桩基承台采用规范算法情况下,在“结果查看-承载力校核”中,桩承载力验算的“有震最大反力”的输出内容?
Q4:基础软件中桩基承台采用有限元算法情况下,在“结果查看-承载力校核”中,桩承载力验算的“无震最大反力”的输出内容含义是什么?
Q5:砼施工图软件中,平面图很大,梁很多,为识图便利需要将配筋完全相同的2根梁都用平法标注出详细的配筋,如何处理?
Q1:基础软件中桩承台单独验算计算书中桩净反力和桩反力的含义和区别?
A:基础软件中,菜单[基础模型]-[自动生成]-[单独验算、计算书]生成桩基承台的规范算法的计算书,桩反力表中有输出桩净反力和桩反力。
图 单独验算计算书
图 桩净反力和桩反力
桩净反力QN的含义是以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第 i 根桩的竖向净反力设计值,单位是KN(千牛)。
桩反力Nik计算按照《桩基规范》5.1.1 条,根据上部结构标准组合的总荷载求解出桩反力,考虑计入承台及其上土重标准值,这是与桩净反力的区别。
图 桩基规范5.1.1
Q2:基础软件中桩基承台采用规范算法情况下,在“结果查看-承载力校核”中,桩承载力验算的“无震最大反力”的输出内容?
A:基础软件中桩基承台采用规范算法,如下图所示,图中没有红圈的表示规范算法(承台上有红圈的表示有限元算法)。
图 独基承台设计方法-选规范算法
计算后在“结果查看-承载力校核”中,桩承载力验算的“无震最大反力”输出桩的平均反力Nk,avg =633(10)[1*800],括 中的10是最不利的组合 ;最大反力,Nk,max =687(10)[1.2*800];
图 承载力校核-无震最大反力
结果查看-反力:显示桩的竖向反力,可以查看无地震的最不利组合 10工况的结果,这是“结果查看-承载力校核”中的最不利组合 ,二者是一致的。输出平均反力 Nk,avg =633;最大反力Nk,max =687;最小反力Nk,min =579;在图中可以对应到具体的每一根桩。
图 结果查看-反力
Q3:基础软件中桩基承台采用规范算法情况下,在“结果查看-承载力校核”中,桩承载力验算的“有震最大反力”的输出内容?
A:基础软件中桩基承台采用规范算法的情况下,计算后在“结果查看-承载力校核”中,桩承载力验算的“有震最大反力”输出如下结果:
桩的平均反力Nk,avg =642(20)[1.25*800],括 中的20是有地震工况参与的最不利组合 ;
桩的最大反力 Nk,max =1030(20)[1.5*800];括 中的20是有地震工况参与的最不利组合 ;
图 有震最大反力
有震工况,软件按照桩基规范5.2.1-2条考虑桩基竖向承载力限值:
图 桩基规定5.2.1-2条
结果查看-反力:显示桩的竖向反力,可以查看有震参与的最不利组合 20工况的结果,这与“结果查看-承载力校核”中的最不利组合(20),二者是一致的。
输出有震工况的内容:平均反力 Nk,avg =642;最大反力Nk,max =1030;最小反力Nk,min =253;在图中可以对应到具体的每一根桩。
图 结果查看-反力对应的有震工况
Q4:基础软件中桩基承台采用有限元算法情况下,在“结果查看-承载力校核”中,桩承载力验算的“无震最大反力”的输出内容含义是什么?
A:基础软件中桩基承台采用有限元算法,如下图中承台上有红圈的表示有限元算法。
图 独基承台设计方法-选规范算法
计算后在“结果查看-承载力校核”中,桩承载力验算的“无震最大反力”中输出每一个桩的反力和平均与最大反力,这点与规范算法不同。
平均反力Nk,avg =799(11)[1*800],括 中的11是无震的最不利组合 ;
最大反力Nk,max =970(7)[1.2*800],括 中的7是无震的最不利组合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限元算法中的桩的平均反力和最大反力的最不利组合 一般是不相同的。
图 承载力校核-有限元方法的无震最大反力
结果查看-反力:显示桩的竖向反力,可以查看无地震的最不利组合。
最大反力Nk,max =970(7)[1.2*800],括 中的7是无震的最不利组合 。
图 结果查看-反力-组合7
平均反力Nk,avg =799(11)[1*800],括 中的11是无震的最不利组合 ,平均反力取5根桩的几何平均值(628+914+765+964+722 )/5 = 799。
图 结果查看-反力-组合11
Q5:砼施工图软件中,平面图很大,梁很多,为识图便利需要将配筋完全相同的2根梁都用平法标注出详细的配筋,如何处理?
A:在梁施工图中,下图所示的L4(1)有2根,并且配筋相同归并成一根梁了,现在想把这2根梁都详细的标出配筋。
图 梁L4(1)
用梁名修改功能,将梁的名称加标识序 1,这样梁的名称有细微差别,配筋按照集中和原为标注详细标出。
图 梁名修改
图 相同配筋的梁实现了详细标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