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农”字头的众筹项目,选址常熟虞山镇三和村,占地56亩,以“水没稻”种植为主体,未来还将规划种植特色花果树木,打造一个集种植、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花园农场。不同于一般的家庭农场,这个花园农场里还将装上摄像头,一年四季耕作的画面会被及时传到 上。农场的众筹参与者,通过一个叫“寻田记”的软件就能及时看到农田里的种养动态。
“这样的体验感太棒了!”作为花园农场的众筹参与者宗锡芳十分兴奋,“参与这个项目,不仅能看到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还圆了很多和我一样的都市人的‘田园梦’。”同为众筹代表,常熟某外企高管沈维东则希望这个农业模式能不断被复制,“我们会利用自身技术等资源,一起来参与助推这个项目。”
昨天的首期众筹会共有127个人 名,最终46人成为“幸运者”。这些人中有企业家、白领和企业高管等。每个参与者只能投1份,每份5000元,参与者可获取超过5000元的产品及体验活动,并且享受农场年底收益1%的分红权。
“当初众筹目标是10万元,没想到一下子筹到了23万多。”对于认筹的火爆,花园农场项目发起人薛飞连呼意外。“去年的‘水没稻’种养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给了我很大鼓舞,”薛飞坦承,“水没稻”的成功试种让他意识到,突破传统的种养管理,打造一条全新的农业生产链,“互联 +”能量巨大。
薛飞所说的“水没稻”技术,是一种水稻新型种植法。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整个种植期仅仅用普通灌溉水进行6次“水疗”,就能种出纯天然无公害的大米。这一种植法去年试种成功,80多亩收镰的无公害新米尚未“落地”即被订光。
据悉,未来的花园农场里,将会推广更多无公害种植技术。“现在我们力量还有限,但借助‘互联 +’,我们可以从改变小环境开始,不断传播生态的理念,不单‘筹资’,更‘众筹’到眼光和智慧,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并打造更大、更健康的农业生态链,实践现代农业发展。”薛飞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