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入1000元到10000元,我用18年的漫长时间总结出5条工作经验

职场生涯,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而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每个人的目标和步子都各不相同。有的人目标定得早,规划得远,迈的步子大,所以很轻易就甩开了别人,走到了前面。而有的人,没有目标,曾经拐过弯,撞过墙,多走了很多冤枉路,才慢慢发现什么是适合自己的。

我无疑是后者。从一开始的毫无目标,毫无规划,得过且过,到现在的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奋起,中间用了漫长的18年,从一个刚毕业的青葱少女,终于熬成了苦逼大妈。

幸好,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初毕业时的理想:月入万元。

不敢说这是多大的功劳,只是这一路走来,确实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从懵懂无知的职场小白,渐渐成长为现在可以独挡一面的职场达人。

什么是职场达人?

职场达人是指在职场中具有优秀个人职业技能的从业者。职场达人是职场精英,收入较高。职场达人在企业里如鱼得水,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职场达人深受老板的器重,是骨干和栋梁。职场达人深受同事的爱戴,不但业绩突出,还很善于结交朋友,帮助同事。职场达人是团队里执行力的最佳代表,职场达人做事情能够注重效能,事半功倍;职场达人善于精准执行,经常超越期望,给老板惊喜。

我想按这个标准来说,我应该算是职场达人的:深受老板的器重,同事的爱戴,业绩突出,善于结交朋友,帮助同事,在企业里如鱼得水。

下面先来说说我的职场故事。

一、我的职场故事

1.懵懂无知混日子,月入只有1000元

由于是家中的么女,自小我就得尽家人疼爱,并被灌输了一种思想:女孩子不用太努力工作,找到好老公就什么都有了。

以至我毕业后好几年,工资待遇还停留在1000多。

2001到2008年期间,我先后换过3间公司。

2001实习期间找了港资企业,做了将3个月的跟办助理,天天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11点。后来因人事主管不放我回学校去毕业考试而愤然离职,当时的工资是每月1000。

再找工作就去了一间家族式的五星级酒店做采购助理,月薪1200。后因受不了天天对着系统输那些枯躁无趣的进销存数字,做了半年不到又辞职了,最后入了一间港资手表厂做经理文秘,当时的工资是1500。

做了三年,工资没有涨过。一来由于工作挑战性不大,都是些文书处理工作;二来工作确实也轻松,几乎一个上午就能搞定一天的工作;三来自己面皮薄,认为没有什么突出贡献,不敢提加薪。

2.自命不凡到处碰壁后月入3000

我偶尔会想起第3间公司的那段悠闲时光:三四个小时搞定一天的工作,余下的时间都用于当时很流行的“论坛”和“聊天室”上面,写文灌水,和一大帮所谓志同道合的文友,天天泡在 上。

如果不是我的上司被国外公司“挖”走,这样的日子估计我还会再继续过几年。可这一切“美好”的日子,在我上司被国外公司“挖”走后截然而止。

新上司是个女的,跟我原上司有过节,一上任后就大肆清除原上司的班子。作为秘书的我,当然也被刁难了。

人家没有辞退我,而是派我去做了另外的工作:外贸业务。说是外贸,其实给她手下的业务员打下手,说白了跟仓管差不多。跟客户接触,新样品开发永远没有你的份,找文件找库存,清点物料整理库存永远有你份。

一年后我被打击得受不了,自动请辞,认为凭自己现在的能力,找份月入5000的工作不难。

事实证明,是我过度膨胀了。刚好遇上2008年金融风暴,我开始找工作到处碰壁。去广州,人家要求要有外贸实操经验的;去深圳,人家看不起你的大专学历——连一个前台都要本科毕业。

不想做前台,不想再做秘书,只想做外贸,我很“悲剧”地空档了整整将近一年,面试了无数次,甚至对面试官提问的问题都能倒背如流,还可以预测出面试官的下一个问题大概是什么,要怎么回答,可我依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外贸业务。

2009年秋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让我对原先不认同的“骑驴找马”终于低头认可:我最爱的外婆去世了,但我在她下殡后三天才知道。

按母亲当时的说法是:你连工作都没有找到,生活不稳定,跑回来能帮什么忙?还不如不告诉你。

在广州租来的房子痛定思痛了一晚后,我第二天跑去东莞一间微创医疗器械公司面试,应聘职位是项目助理。

成功入职,月薪3500,离我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这时我已经决定“骑驴找马”了。

3.遇上职场中的贵人,意识到自己的短处,虚心学习

俗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时,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我自认委屈接受的新工作,公司里有一个非常好的上司。他谦虚,包容,学识丰富,工作技能N多,包括办公室软件应用技巧,包括如何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等等。慢慢地,在他的影响下,我对工作有了新的认知。

这个上司教了我很多东西,包括职场中重要的“二八定律”,“To do the list”,事情分轻重缓急等等。我从未如此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短处,意识到自己离一颗闪闪发光金子还需要哪些工作技能。我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地吸收他教予的点滴。

在他的观念灌输下,我懂得了女孩子需要有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知道了要自强自立。虽然上司在试用期后给我加薪不多,但我依然感激他的教导。

4.抓住机会,成功加薪到5000

一年后,另外一间灯饰公司主动联系我,要挖我过去做外贸跟单。我很是心动。

外贸一直是我向往的职位,也是我自认为比较擅长的职业。但现任上司和同事对我真的很不错,我曾经一度纠结过。

我跟上司坦白,说明了我想去新公司发展。上司表示理解,同意了我的辞职。

于是我跳到了新东家,当时说好的是试用期4500,转正后5000。

虽然以前做文秘的时候,也接触到外贸文书,但毕竟跟真正的外贸跟单不一样。我很快就理清了两者之间的不同,适合了工厂的节奏,并且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

3个月的试用期过后,客户对我很满意,当着老板的面表扬我,老板一高兴,转头就给我涨了800块,我的月薪,终于超过了5000。

从1000到5000,我用了15年的时间,漫长又不走心。其实算起来真正用心经营自己喜欢的工作,也就两三年的时间,之前的日子,都是在混日子。后来我每每想起,都懊悔自己当初的不懂事。

5.提高收入,发展兴趣,终于月入10000

我还在休产假的期间,灯饰公司因一个决定,经营不善意外倒闭。为了养娃,我只得重新找工作。于是“投靠”深圳的闺蜜,在她家边住边找工作。

这次我的目标很明确:外贸,不能低于之前的工资。

深圳的薪酬比东莞的偏高,我很快找到了工作。新上司面试的时候问题很多,但由于之前我已经有过无数的面试经验,都能一一化解。

跟他谈妥了待遇,上午面试,当天下午就入职了。

一个月后,试用期转正。一年后,被评为“年度优秀员工”。第二年,大客户亚太区总监来华巡视,特地当着上司的面高度称赞了我,上司给我加了薪。

工作顺利之余,我又收起了之前的写文爱好,并 了一些自媒体的写作班,偶尔也投一些稿子。

第三年,第二大客户的老板跑过来跟我老板“抢人”,希望老板让我跳槽到他们公司去。老板不放行,只能给我继续加薪。

至此,从刚毕业到现在,漫长的18年,我终于实现了当初毕业时定下的目标:月入10000。

二、 这些年我犯过的“二”

我承认,相较于很多职场达人而言,我这条加薪之路走得很慢,甚至很不应该——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既然前事已无法扭转,那就只能寄希望于未来。总结这些年的职场路,我发现自己犯了不少的错误,但严重的错误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 对自己的职业没有明确规划

早期毕业时很典型的庸女心态:女人只要嫁得好,不需做得好。

虽说是家人经常灌输的心态,但毕竟自己内心也是接受了的。所以才在后面长达七八年的职场生涯里,都没有对自己的职业有过规划。

你感兴趣的是什么职位?以后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怎么才能达成你想要成为的样子?从来没有想过,即使是偶尔想过,也只是做梦式文艺女青年的幻想。

2.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没有规划

“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而相信,与其说是一种信仰,不如说是一种长远的规划。

而我,从踏入职场起,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都没有清晰的界限过。

更严重的是,有一段时间(找工作四处碰壁),我放弃了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的规划,甚至不敢想象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自己最终会成为什么样子的人。

3.不会利用身边的力量帮助自己成长,直至幡然领悟

“定势效应”让我觉得得过且过最舒服,没有想过利用身边的力量帮助自己成长。

定势效应是指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向、程度以及方式。随着定势理论的发展,我们不仅可以用定势这个概念来解释人们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倾向,也可用这一概念解释人们在 会态度方面的倾向。

在我身为秘书时,原上司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他是香港人,国外留学回来,有着很好的英语和外交业务能力,如果我能从他身上刻意地去学习去请教,也不会混了几年毫无成绩。

后来我终于了悟到,“只有工作不会害你,人才会害你”,而那时,我已然三十而立。

三、我终于总结出5条经验

走过漫长年 18年,我总结出以下5个经验,有助于你能快速地让自己成为“职场达人”:

1.不断激励自己成长

  • 皮格马利翁效应:利用“偶像”力量给自己激励
  •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所以也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我希望你能找一个身边可以做为你偶像的人物,来学习他身上的闪光点。可以是你的同事,你的客户,你的上司,甚至是你的领导,要对方的能力明显高你一大截。

    利用思维导图分析如下:

  • 登门槛效应:不断给自己激励
  • 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先给自己一个小目标,再在这个基础上给自己一个大目标,再更大的目标。

    比如说我现在是助理工程师,我的小目标是正式工程师,再来是高级工程师,然后是工程师经理,再然后是技术总监,层层递进。

    2.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作风,形成风格

    可一个人的职场风格往往大家能感受得到。

    你做事的原则,你的人格,你的方法,你对问题的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作风,容易让你的客户和领导对你印象深刻,为自己打造一张职场“名片”。

    使自已具有别人不能具有也无法具有的个人风格,是你的职场是否成功的关健

    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风格在哪里,那么,从现在开始,要注意打造你的职场风格。

    3.工作中时刻总结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

  • 时刻不忘也许还有最有效的方法
  • 有句俗话说,吃饭七分饱,对人七分好。

    可在职场,只有七分永远只在合格边缘,你要时刻给自己拉警钟:还有没有更好更有效的方法去完成同样的事情?我们要做出来的,是超十分完成的效果。

    如果你永远不去发掘,你会发现,紧接下来,有人会把这种更好更有效的方法想出来了,实现了。最后得益的人,是想出来这种方法的人。

  • 借他人之力完成自己的事情
  • 借他人之力为自己图谋,是当今 会的一个重要手段:已被 会承认,是人的正当追求,对 会进步也有积极意义,而借助名人提高自己的 会知名度,就是被 会所承认的方式之一。同时这也是寻找“朋友”、建立新关系的手段,不失为做人处世的一种好方法。

    “狐假虎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职场上不再是丢脸的事,只要能达到计划或管理预定的效果。

    让别人为自己打Call,懂得借用别人的力量,节略自己的时间和成本。“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 懂得合作
  •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认为,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口碑良好,更是一个善于与人合作的人。

    刘邦和韩信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我们才能各就其位进行良好的合作,彼此成就对方。

    懂得合作的人,才能带来双方的共赢。

    4.和你的上司保持一致的步调方向

    和上司“捆绑”在一起,这样才能让你有更多的要获得成功,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

  • 目标统一
  • 上司的目标就是你要实现的目标,这样你会获得上司的信任,上司信任你之余,会给你更多的资源和优待。

  • 立场统一
  • 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尽量和上司统一“战线”,成为上司的队友。

  • 利益统一
  • 如果在假期中,上司突然要你去加班的话,你该怎么办?

    如果公司进行人事变动,把你调往较远的地方的时候,你又会怎么办呢?

    在现实中,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比如前段时间大热的休假女拒绝加班辞职。

    但是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都拒绝的话,那么你拒绝的不仅仅是工作和职位的变动,还是叩响成功的大门的机会。

    5.劳逸结合,放松心态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而放松心态,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劳逸结合,才能活得更健康,更有精力在职场上走得更远。

    以上是我工作18年总结出来的5条经验,为一家之见,未必全对,但希望这些经验能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9月16日
    下一篇 2019年9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