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目的-六重境

软件测试目的,众说纷纭,在我看来,软件测试目的可分为6种,我简称为六重境:

第一重: “确认产品能工作”

这种情况在程序编写完成后才进行测试,只是一种检验活动,类似于现在的验收测试。

第二重: “确保程序按预期结果执行”

按预期结果的目标去执行,则会事先定义一些“要求”,软件测试会为了此目的进行各种测试。

但此种境界不利于测试人员发现软件的错误,因为测试人员的目的只是为了确定与预期结果没有差异。

第三重:“尽早尽可能多的发现缺陷”

在此目的下,测试人员会不断思考开发人员理解的误区、不良习惯,通过等各种方式来试图破坏产品,目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发现缺陷,提前去除各种隐患。“目标”的转变使“测试人员”变被动为主动,更多的控制测试过程。

另外“尽早”也是巨大转变,说的就是测试人员能在需求开始前便参与到研发过程中,并进行测试,尽早的发现需求、设计等缺陷。

第四重:“通过最少的资源,最大化的提高产品质量”

这里主要讲究的是一种平衡,在敏捷研发中用的最多,为的就是通过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最大化的提高产品质量(牺牲部分质量),尽快的迎合市场。

第五重:“测试是将软件质量化、表面化的过程”

从前面可以看到,测试是要保证“高质量的软件”,在第五重,我们要知道,测试其实就是将隐藏的“盒子”分割,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大家,无论是走查、白盒、黑盒、bug或者 告,都是展示一些数据,供各种人员使用,通过这些数据发现风险,并提供给决策人员决策的依据。

第六重:“软件质量的度量和评估”

通过第五重,我们得到了数据,但为了发现数字背后隐藏的真正含义,需要对数据识别、统计、分析。供管理层优化研发过程的弊端、并在未来提前预防BUG的产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5月14日
下一篇 2017年5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