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潮下的实体行业:挥刀断臂会很痛,但可以活下去

波涛汹涌的关店浪潮

今年的关店潮愈演愈烈,最近港股上市的公司,在陆续发布上半年财 ,看到餐饮行业的财 几乎贴上了“关店”、“亏损”的标签。看了一下今年上半年关店的数据,有近4700家线下门店关闭,服2800多家、便利700多家、美600多家、餐300多家、超100多家、专业59家、休闲娱20多家、百23家。其中不少沃尔玛、悦诗风吟、海底捞等综合实力强劲的头部品牌,连宜家都要关闭。

202241日,宜家中国宣布贵阳线下门店关闭20227月,宜家中国宣布关闭上海杨浦店。餐饮行业关店估计是最严重的,企查查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餐饮相关企业共注销吊37.3万家;火锅相关企业共吊销注1.2万家。即便是餐饮头部品牌也深陷窘境,跨2022年,海底捞的关店潮还在继续,上半年海底捞关80家,呷哺呷哺上半年关 37家。

816日,东莞家乐福关闭了运11年的鸿福店817日,运营长15年之久的北京知春路店也发布了停业公告。

便利店行业更是惨淡一片。据 道,相2021年,全国共关闭15万家便利店,超八成城市的便利店数量在减少。

受限于传统经营方式下,租金、人力、水电等成本的快速上升,以及促销费用的持续高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实体企业的经营业绩压力越来越大,倒闭洗牌成为常态。

尤其是今年的疫黑天,给实体行业带来了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洗礼,让所有人认识到单一线下模式在抵抗风险时表现出来的脆弱性,变革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今年餐饮有多难?

因为疫情影响,取消了堂食,导致客流大幅减少。餐饮行业还是得靠失去了堂食收入,仅靠外卖根本无法支撑。还有一旦封控管控起来,外卖的生意也是很难做。一旦管控起来,基本上都要去门口拿外卖,那么点外卖的热情瞬间少了一大半。

而现在大家都很敏感,一有疫情的苗头就立刻管控,外卖快递不让进,就我们小区门口的外卖架,刚撤没几天又给摆上了。不仅仅是疫情,还有经济下行带来了消费降级,今年这样的经济形式,到处都在裁员、降薪,这种时下馆的频次大家也会大大减少。这两座大山压着餐饮行业实在喘不过气来。看数据就知道7月份消费市场总体已经有恢复的态势,但是餐饮还是没有恢复。

不仅仅是餐饮,还有百货行业,截826日,永辉超市今年8个月减少38家门店。经营了很多年的家乐福,今年在全国至少已5家门店宣布闭店,而且都是经营了20年的老店。但近两年,由于各方面原因的打击,各行各业纷纷掀起了关店潮!早教机构,便利店,美业,剧本杀,电影院等等?关店潮席卷,商场也不好过。

有数据显示,受疫情冲击上海某商34%的商店关闭。上海主要购物中心租第二季环比暴跌30%2022上半年,全国重12城的平均空置率13.4%,环比增长22.9%;而开关店比跌0.86(新关店7400家,新开店6400家),远低2021上半年1.21)及下半年1.43城市间开关店&空置率对比图上,长沙、天津反差鲜明,而杭州与西安、佛山与泉州,因相近的数据表现,呈现出趋同的特征。

线下门店这大雪纷飞,线上电商却艳阳高照。

拼多Q2314.4亿同比36%很多人把拼多多的增长解读为消费降级,大家不在原来的淘宝京东买东西,而是跑去“更便宜”的拼多多。但不是很准确,看了一下阿里和京东并没有明显的业绩下滑啊!

2023年第一财季(相当2022年第二自然季)营2,055.6亿元,上年同2,057.4亿元;中国商业业务实现营1419.35亿元,同比减1%;国际商业业务实现营154.51亿元,同比增2%

可见,阿里的业务确实有下滑,但只下滑1%啊,主要还是受上海疫情一箱,供应链和物流的问题。

京东集团上半年净收5073亿元,同比增11%;其中二季度净收2676亿元,同比增5.4%,连续两季增速远超行业。京东的业务不降反增,甚至超预期。

不仅如此,抖音、快手等新兴的视频电商模式,更是爆发式增长。

所以,并不会消费降级。而是,消费主体变化, 会环境变化,消费场所有所转移。

大部分企业公布的闭店原因中排在首位的是疫情反复、经营困难,排在第二位的是公司经营策略调整。

疫情的打击自然是无法避免的,实体零售行业也因此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但确实要懂得在危机中,找的突破重围的办法。

比如最近就看到很多餐饮行业,已经在抖音部署线上推广,线上卖券,线下消费。我昨天还在直播买了百果园的水果,然后就到家楼下的店去取货,确实便宜很多。

数字化转型成为实体企业翻身的唯一路径。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单一的线下实体经济模式变得很脆弱,一场像新冠肺炎这样的黑天鹅事件就可以让他们患重感,即使没有这种突发状态,纯实体商业也已经步健康状态,时刻面临淘汰。

虚实结,成为当下最为关键的转折点。在数字经济时代,所有的生产活动,营销推广,产品销售都需要数字化,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数字管理观念,以数据为依据,让数据说话,通过数据完成决策。

据权威机构测算,数字化可使制造业企业成本降17.6%、营收增22.6%;使物流服务业成本降34.2%、营收增33.6%;使零售业成本降7.8%、营收增33.3%

数字化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很多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实现中依旧困难重重。很多实体店的老板表示:我们也开发了线上购物平台、接入了外卖系统,或者进行了数字化办公系统的改造,还接触了直播带货等潮流玩法,但是资金投入了,却看不到什么效果。难道是数字化出错了吗?

问题不在于数字化,在于实施的路径和措施。

远丰认为:数字化,不是传统意义的线下转线上,不仅体现在具体技术的应用上,而且体现在数字化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的认知上。

企业必须站在数字化战略的高度,从新模式、新业态、新生态进行全面的顶层设计,通过思维、技术、应用等方式,对所有商业元素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改变原有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产生全新的数字化商业模式、商业价值,才能形成生产力的颠覆。

在转变思路的同时,还必须拥有和战略理论相匹配的落地工具,才能真正推动企业迈上数字化道路,解决经营困境,提高实际效益。

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欢迎评论区展示出来,共同探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8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