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票选粽子口味,广式咸肉粽“战胜”众多甜粽子夺魁

在上海交通大学,咸粽子战胜了甜粽子。

清真口味投票。

非清真粽子口味里,广式咸肉粽获得5565票,以29%的得票率遥遥领先,在上海交大成为最受欢迎的一款粽子。桂花红豆粽以17%的得票率位列第二。清真粽子口味上,香菇牛肉粽稳居第一,桂花红豆粽险胜金丝小枣粽,排名第二。

评选结束后,上海交大校方分非清真和清真两类,各挑选了两款最受欢迎的粽子,每种口味一个,制作分发给了每名学生(学生可自行选择非清真或清真)。

根据投票结果,上海交大给每位学生发放了两个粽子。

近年来,“节日加餐”在上海高校蔚然成风,渐成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

据“上海发布”微博,2017年至少有13所上海高校在端午节为师生制作了粽子,除了豆沙、蜜枣、鲜肉等传统口味,还有十三香龙虾、咖喱鸡肉、泡菜排骨、香菇牛肉、板栗肉、玫瑰豆沙、白沙蜜豆等各种口味。

譬如,复旦大学推出手工制作的6种口味粽子,包括杂粮粽(4.5元/只)、蛋黄肉粽(7元/只)、大肉粽(5元/只)、豆沙粽(3.8元/只)、赤豆粽(3.8元/只)和蜜枣红豆粽(4.5元/只),供师生在端午节前后购买。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粽子口味各异,不少高校还开发出了一些新的玩法。

上海交大全体师生定制了一款端午书签,书签背面讲述了烈士穆汉祥和史霄雯慷慨赴难的故事。

譬如,上海交大将“爱国精神”的主题融入了粽子的制作之中。校方特意为全体师生定制了一款端午书签,书签背面讲述了烈士穆汉祥和史霄雯慷慨赴难的故事。华东理工大学则特别推出了“师生DIY粽子活动”,并通过 络现场直播,供未到场的学生观看“华理派”粽子的诞生之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4月23日
下一篇 2017年4月2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