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 上教育,相信目前大多数人已经不再陌生,就连现在很多企业大佬也在 教充电。而培训是教育市场完全验证的商业模式,也是线下几乎唯一的教育创业模式。如新东方、好未来等在线教育巨头均基于培训收费。现在很多的教育机构都采用“培训”这一模式成功创业。但互联 是否可能催生新的收费模式呢?
想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看互联 对教育行业改变的两个核心。
1、让优质的教师资源不再受到地域限制。
2、让学生获取知识也不再受限。
第一特点:是对“培训”这一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强化,因为优质师资能借助互联 去除授课的地域限制。例如Vipkid为代表的少儿英语机构,将优质外教资源通过互联 引入国内,比线下培训效率更高。
第二特点:可能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在线下,因为地理区域的天然限制,导致能在某个线下教学点上课的学生极为有限,因此每个学生的人均付费就必须要高,商业模式才能成立——培训正是人均付费较高的商业模式。因此线下机构只能提供如5000/人的培训服务,而不能提供如100/人的低价产品。具体而言,同样要获得100万元收入,教育企业可以服务200人,每人收费5000元;也可以服务10000人,每人收费100元。新东方再强大,也只能选择第一种收费方法——因为线下很难同时聚集10000人进行授课(数据仅供举例,非实际)。
但在互联 上,聚集大量用户,对每个用户进行小额收费就成为了可能。例如,用户为了提高词汇量,可以在英语学习app扇贝购买20元的词根记忆工具,或者参加价值30元的英文原著《了不起的盖茨比》读书营。在线下,读书营作为收费模式无法成立,因为一个教学点无法获得足够多对《了不起的盖茨比》感兴趣的 名者。但到了线上, 名者可以来自天南地北。
很多对商业感兴趣的朋友都读过《创新者的解答》。这本经典著作指出:一个市场在成熟后,大公司不断精益求精,用户通常会被”过度服务“。小公司不可能在高端市场和大公司竞争,因为大公司的服务能力久经锤炼,但小公司往往可以提供低价服务逆袭。因为相当一部分被”过度服务“的用户觉得低价服务性价比更高,而大公司不可能提供低价服务,这会大幅降低其盈利能力。避开大公司竞争的小公司也可以进入自身“精益求精、不断精进”的轨道,在大公司垄断的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
教育市场里,基于互联 内容的收费正是传统大公司培训收费模式的“低价市场”。新东方不会看得上30元的读书营,但互联 公司可以以此为起点,向上攀登。
在这样的商业模式之下,教育产业和内容产业就失去了明确的界限。“知识变现”的潮流,其实就是从“内容”到“教育”路径当中的中间状态。在提供内容的基础上,互联 公司能进一步挖掘的增值点很多:反馈、监督、学习框架建立、提升知识消化效率等等,都可以促进用户付费。如此,互联 中“教”与“学”实现分离(即不再存在“老师”这一角色),教育行业也不再局限于授课/培训这一商业模式。
只是就是财富。思想决定出路。这样的鸡汤想必大家都听过很多。不过事实如此。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