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手机一款“换脸”的应用程序在 上走红,在 友们争相体验的同时,其背后的隐私权、肖像权等安全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
借助于换脸软件,有的人上了电视综艺节目,有的人和家人演起了电视剧,还有人在电影里当上了主角。其实,这些视频都不是真实拍摄的,他们只是用了一款手机软件,用人工智能技术,把明星的脸换成自己的脸。有市民觉得这样的换脸“新奇、好玩”,但也有市民指出,这款软件会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担心说现在很多人脸支付,别人拿去之后就可以盗用你的个人信息了之类的,没有尝试过,现在都是指纹之类的。”
对此,支付宝发表声明,称这类软件“不管换的多逼真,都是无法突破刷脸支付的。”
“AI的应用本身就是有伦理框架要注意的,本身是一个工具,一定要有个边界,有伦理框架来约束。”
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技有道,择善而行”论坛上,腾讯研究院助理院长程明霞也提到,需要特别警惕一些和普通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应用,把握好“善”的标准。
“科技向善下一步就是挑战,AI技术应用在人类日常生活当中,娱乐当中,到底发生什么潜在的影响?马总也讲了可知、可控、可用、可靠。这个是被大家忽略的一面。”
每一种技术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赐,腾讯集团公共事务副总裁张立军说,我们今天拥有的技术能力,以及这些技术所具有的“向善”潜力,是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而科技向善,需要人类负责任地加以引导。还有业内人士指出,除了短期娱乐外,这类换脸软件的可持续性不强。
“换脸这事儿就是图个热闹吧,确实比较有意思这个App,但从商业角度来说可能缺乏持续可持续的亮点。就像某个小视频一样,出来一段时间大家会关注其他东西了,就是昙花一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