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被调查都是定制机惹的祸?

4月29日晚间,中国移动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现正在调查集团四家省公司的定制4G 手机销售的特定销售行为是否可能构成反竞争。

该销售行为包括向分销商支付补贴并对手机制造商设定业绩目标,以期增加四家省公司的特别定制的4G 手机的销售量。公告表示,有关调查仍在进行,而中国移动在调查过程中一直配合市场监管总局。同时,中国移动已暂停相关销售行为。

回溯

卡槽之间的战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4G 定制机涉及反竞争调查,令两年前的“第二卡槽”之争被舆论再度提起。

信息显示,2017年, 络流传的一份《关于H移动公司扰乱通信市场秩序,垄断通信市场情况的 告》,其内容显示,某省电信联通联名申诉同省的移动分公司涉嫌“限制竞争,实施垄断”。

其中提到,“用户使用此类终端后,只要其中一个卡槽使用移动卡,另一卡槽使用联通或电信 卡只能使用2G 络,用户会误认为是联通或电信4G 络信 问题,势必影响联通或电信用户对 络和服务的感知;如果用户坚持使用联通或电信 卡上 ,势必增加换机成本,限制了全省广大消费者自由选择通信产品与服务的权利”。

分析

定制终端可以限制性能

有行业人士分析指出,所谓定制机,通常是手机厂商根据运营商的需求合作生产,大多会安装一些特定的软件,甚至是专门定制的操作系统和硬件。此外不少定制机的推出还会伴有补贴政策,包括手机渠道和最终用户都会获得一定的优惠。

而对于定制机本身,电信独立分析师付亮认为,运营商推出定制机不论国际还是国内都是行业的常规行为,其动机包括产品多元化特色、定位差异以及竞争需要等等。

他认为,如果别人手机卖8000元,某运营商补贴后卖4000元,但有一些限制条件,只要有市场需求也是可以存在的。前提是不能有对用户显著不公平性的约束条件,比如超长合约及区别性套餐等。

“定制终端有一定特色很正常。未来,伴随 络的发展尤其包括物联 的发展,市场对定制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付亮认为,首先,销售定制机应被允许;其次,对特定机型做性能限制(需明示)并给予补贴也应允许。

观点

混淆定制机性能属不正当竞争

对于此次调查涉及的定制4G 手机销售,付亮认为,或许与两三年前的手机市场竞争情况有关。

如果消费者拿着手机却用了竞争对手的流量,运营商就会觉得很亏,由此可能会做一些特殊的限制条件,所谓“卡槽争夺”大致基于同样的情况。

付亮指出,在4G手机推广的初期,中国移动4G 定制机与对手的竞争在最开始的时候相对显著,也有一度被对手认为打了全 通的“擦边球”而引来申诉。

不过,随着手机产品的升级,中国移动的手机规范也已经在逐步调整,对竞争对手的限制逐步减少,排他性设置也在减弱。

付亮强调指出,定制机如果有限制性能,却不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明示与其他手机的区别,甚至故意混淆,则属于不正当竞争。换句话说,运营商在营销过程中必须给予用户充分的知情权,使用户在有足够准确和明确的信息基础上,由用户来做出自己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相关公告发出后,昨日有媒体指出,在中国移动官 发现仍然有4G 定制手机在展示、销售。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4月2日
下一篇 2019年4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