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天,与大瑶山“精灵”撞个满怀

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口保护站站长黄荣。

鳄蜥是一种头部和体形与蜥蜴相似,颈部以下的部分,特别是侧扁的尾巴又似鳄鱼的爬行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广东等地,是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自第四冰川纪末期就存在于华南地区,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

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瑶山地区,大部分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森林覆盖率96.1%,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由于鳄蜥种群数量稀少,人工繁育成为维持鳄蜥种群数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为了保护鳄蜥的野外种群和栖息地,在鳄蜥分布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河口保护站承担了大瑶山保护区内鳄蜥的人工繁育任务。

照顾这些鳄蜥成为黄荣与保护站同事们日常工作重要部分,每天早晚,黄荣与同事们都要来查看鳄蜥的生活情况,并做好记录。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如今河口保护站人工繁育有近百只鳄蜥,近几年每年新增的人工繁育鳄蜥数量都在20只以上。

广西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鼋、鳄蜥、蟒蛇、熊狸、云豹、林麝和金斑喙凤蝶7种,还有银杉、瑶山苣苔、南方红豆杉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金秀瑶族自治县副县长赵德乾介绍,近年来,金秀大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不少当地群众加入生态保护队伍中,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如今大瑶山孕育出的‘宝贝’越来越多,除了朝夕相处的鳄蜥,我在巡护路上也碰到了越来越多的动物。”黄荣点开手机中的智慧巡护软件,准备和同事又一次开启与瑶山“精灵”的邂逅之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17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