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鑫达:这些新技术将带动2017年手机行业市场

智能手机全球一年销量达15亿部,中国作为制造大国,承载了其中大多数加工制造业务,产业链发展和完善达到一个空前繁荣规模。之于手机厂商,创新升级是竞争利器;之于用户,也是更换手机动力之一。发掘新技术作为卖点成为手机品牌当务之急,由此手机品牌商、专业分工独立出来的上游方案供应商,以及手机整合设计者们各展其能,纷纷在屏幕、拍照(双摄像头、激光对焦)、快充、识别(指纹,红外和虹膜)等等技术上寻找新突破。垦鑫达从这些趋势来看,2017年的智能手机市场会比过去一年更热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指纹识别技术创新

指纹识别技术如今已成为中高端手机的标配,然而巨大的需求是会刺激竞争对手的出现,指纹识别的战争也远远没有结束。2017年的指纹识别升级不仅仅是活体指纹技术,有公司目前正在推介一种更先进的升级技术,叫做IFS(全称:Invisible Fingerprint Sensor)。手机厂商无需在手机盖板或者后壳上开孔放入指纹识别模块,而是将指纹识别模块放至在触控面板之下。只需要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点,用户就可以唤醒、解锁手机。手机厂商不需要改变原有外观手机风格,更符合Android用户的使用习惯。活体指纹、IFS有可能成为2017年指纹新方向,但也不排除光学、虹膜和超声波这些技术后来居上的可能。

屏幕的创新升级

拍摄之外,手机屏幕依然是2017年竞争重点。近几年,AMOLED屏幕凭借全彩化、色彩饱和度高、省材料和省电等多重优势受到手机旗舰机型青睐。而屏幕在相同效果之下,会尽量追求薄。In-Cell/On-Cell屏幕是将触控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了一起,OGS屏幕是将保护玻璃层和触控层整合在了一起。现在国内趋势已然明确,因为In-Cell/On-Cell技术要比OGS等传统方式再薄1~2毫米,预计2017年In-Cell的屏会占据60%以上。而AMOLED屏的潜在挑战来自柔性屏,此类屏幕不用投射发光,可以折叠,功耗和色彩表现上都好过AMOLED屏,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过去五层工艺,它更加薄。

硬件之外的人工智能

如今,智能手机的发展已经不局限与手机外观和硬件了,人工智能开始引发市场的关注,为未来手机软件发展探索出一个方向。当然这也要看背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水平的发展,以及语音识别的科技等还有哪些突破。人与手机的语音交互,仍然不能形成硬性需求,不过,硬件之外的软件部分智能化趋势已经确立。目前,人们使用智能手机与数字世界相连,未来智慧手机将远远超越通话和上 设备的功能,不仅成为每个个体的贴身、贴心的助理,甚至成为人的分身,同时直接向现实世界和向人发起信息流。

智能手机大受欢迎之后,一些手机品牌应运而生,背后供应商也找到机会飞速发展,各路资本嗅觉灵敏,追逐新机会和新技术而去。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在产品本身的硬功夫之外,所谓的线上线下花式营销已经很难打动消费用户了,这使得手机厂商们不得不焦虑。而焦虑是个好东西,它会驱动尝试做更多此前不敢或者不愿意去尝试的探索,毕竟这关系到未来的生存。也会驱动厂商卯足劲要拿出更多黑科技卖点来打动用户,垦鑫达从目前各种新技术应用的趋势来看,2017年或迎来一个创新的拐点,这一年的智能手机市场也可能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进入首页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http://www.kenxinda.com/cn/index.php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月18日
下一篇 2017年1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