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 融合科技强警!海宁“智能公安”织就一张平安

2018-01-03 06:23 | 嘉兴日

图片源自 络

刚刚过去的2017年,海宁的刑事发案总数连续三年下降,同比下降了7.13%。三年里,海宁公安机关为群众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23亿元。

“成绩单”背后,“智能公安”立下汗马功劳。海宁在深化平安建设上,着眼提升平安核心保障能力,着力强化科技应用和警务机制的融合,构建由超级感知、数据驱动、智能应用为核心的“智能公安”。

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应用

海宁在信息采集、数据引入、系统建设、平台整合、深度挖掘、共享应用上下功夫,为公安工作拓展新空间、开辟新路径。全力实施科技强警计划,以“雪亮工程”为核心,将全市高清视频 、物联 等科技感知手段进行“多 融合”,覆盖海宁全市域,一天的数据采集量达到3亿条,远超往年数据采集水平。为此,海宁专门组建自主研发团队,研发80多个工具软件,得到基层和上级的推广应用。其中,“潮警威视平台”已经具备32种功能,能够实时感知市域路面通行的50多万辆汽车的运行轨迹,自动分析拥堵的路段时段,在打击、防控、安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套系统的保障下,海宁已经实现观潮安保连续第34年安全无事故。

数据整合的目的在于应用。实践中,海宁公安突出实战导向,全面强化数据应用服务。

2017年12月的一天,海宁发生一起砸玻璃盗窃车内物品案件。警方快速锁定了嫌疑人,将还在宾馆内呼呼大睡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并连带破获了发生在各地的多起类似盗窃案件。这是海宁“在线联勤”工作机制发挥的实战威力。海宁公安情指联勤中心每天由一名局领导值班坐镇,指挥、情 等岗位入驻合署联勤,其他部门在线互联互通,打破了警种壁垒、情 鸿沟,实时开展警情、案情、舆情的联勤处置。一线民警有4G警务通、4G执法记录仪,连接情指联勤中心,使警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置,打防主业实力进一步增强。

居民身边的民警也变得“在线”了。 区民警配发的警务通嵌入了巡防核录、文书开具等功能,成为民警的“掌上办公室”,日常工作通过数据留痕,走访信息 上调取、 上反馈,各类防控、协查通 点对点推送,工作变得可量化、可溯源,保障了基础工作真正往“实”里做。

效能提升带动警务转型升级

2017年年中,海宁“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等城市交通智能联 联控技术集成及示范》课题,顺利通过验收。在汽车保有量较2012年翻番情况下,中心城区道路通行能力提高12%、绿灯使用效率提高13%,万车事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19.6%和62.4%。海宁公安因此荣获了全国“互联 +城市交通管理”十佳管理创新奖。

“进入新时代的海宁,将持续推进‘智能公安’建设,用公安工作的高质量,保障高质量的平安建设。”海宁市公安局一位负责人表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1月27日
下一篇 2018年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