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牛鼻子”,唱好乡村振兴“重头戏”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抓住“三农”队伍这个“牛鼻子”,从“选人”“用人”“留人”上下功夫,才能唱好乡村振兴的“重头戏”。

广收博采,兼容并蓄,拓宽选人视野。“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要配强“三农”队伍,需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注重从各个方面选拔人才,优化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既要引进外部人才,又要积极培育乡村本土人才,引导本地在外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和乡贤回乡创业就业。

可以从产业带头人、致富能手、技术带头人、种养殖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等群体中发展村级后备干部,充实村“两委”班子,培育“三农”队伍建设的生力军。充分利用好相关人才政策,把“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大学生志愿者”“驻村工作队”纳入“三农”队伍建设的主力军,让更多的大学生、青年才俊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的队伍里来。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健全用人制度。要结合当地实际发挥人才作用,用好用活人才,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要加强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鼓励和支持基层一线人才积极参加学历提升培训和各级各类业务培训,不断增强基层一线人才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二是给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等在农村工作的干部下任务、压担子,筑牢他们扎根农村,热爱农村的思想,鼓励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积极参与农村各项工作,为农村经济 会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配齐“硬件”,提升“软件”,探索留人机制。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硬环境与优厚的福利待遇等软环境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吸引人才,并且留住人才。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齐“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硬环境,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教育、配套的医疗、多样的娱乐等都是人才引进来、留下来的重要条件。应将资金适当向基层倾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实施教师城乡轮岗教学机制,推动教育公平;科学调配医疗资源,解决基层就医难问题。要给予有吸引力的福利待遇和人才发展平台,提升“软件”。给予外来人才、本地人才有吸引力的福利待遇,提供人才发展的平台,优先选派熟悉“三农”的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注重从基层选拔、调配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多向基层倾斜,把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必备条件之一,上级工作部门需要补充进人时,更多地要面向基层招考、遴选和调任,畅通上升发展渠道。只有软硬件相结合,解决乡贤、干部在生活、医疗、教育、事业发展的后顾之忧,才能留住人才,为“三农”干部队伍源源不断地注入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添砖加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月25日
下一篇 2022年1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