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邵阳首个村级工业园

周家村是一个人口2758人的大村。近年来,该村依托国家有关惠农政策,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全村24个村民小组早已实现水泥路和自来水组组通,10多公里高标准水渠遍布田野,关键路口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和高清摄像头。“虽然我们是乡村,但日常生活却享有城里人的便利。”周武军觉得。

提起周家村的绿色农业,周武军喜形于色:“邵阳县兴农生态农业合作 的600亩无公害食材基地落户周家村,其中大棚延季蔬菜300亩,莲藕100亩,鱼塘30亩,露天蔬菜170亩,邵阳市区和永州市区众多高档酒店都格外青睐该合作 生产的无公害食材。我们村五组49岁的村民李红,农忙时是邵阳县创富双季稻生产基地的负责人,其创造的‘稻稻油’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受到湖南农大教授的高度赞扬,尤其是种植早稻、晚稻之后,再最后种植的一茬油菜,还给周家村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农闲的时候,李红又是一家室内装修队的队长,每年在邵东县城承接50套以上的家装工程。除此之外,周家村还发展了油茶300亩,未来两年之内,全村900亩山林将全部改造成油茶;村民们还重拾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水豆腐生产工艺,以周家塝为中心,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的‘豆腐西施’队伍。”

据统计,依托当地的绿色农业,周家村每年可以就近解决上百人的就业问题。“虽然按绿色农业带动了一部分就业,但周家村多达近3000人,大多数青壮年难以实现就近就业。因此,要想解决村民就近就业的问题,光靠农业根本不行。”在部队担任过一级士官的周武军认为。

周家村人杰地灵,特别是商界精英较多。两年前,经过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周武军等人的努力,周家村响应邵阳市委、市政府 召,积极实施‘迎老乡回家乡建故乡’工程,成功将在全国信息产业界小有名气的李正军引回老家创业,在周家村开办了一家专门生产手机配件和开发软件的电子厂。“我妻侄去年高中毕业后,考进李正军的电子厂当学徒,2500元每月。今年秋天出师后,月收入达到9000多元。我了解了一下,在该厂务工的村民收入大致都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周武军有板有眼地说,“这么高的就近务工收入提醒了我,我就问李正军,可不可以在我们周家村建一个电子工业园?李老板回答‘完全可以’,于是我们说干就干。”

目前,周家村两委干部每天与李正军等人保持热线联系,在县、镇领导的支持下,在周家村规划了电子工业园40多亩。一旦投产,该电子工业园将成为我市第一个村级工业园,可就近吸纳600名左右村民就业,年产值数亿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0月16日
下一篇 2017年10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