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按纲建队的“音符”奏响基层建设的“主旋律”

转制以来,作为总队应急救援的尖刀拳头力量,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特种救援大队一中队顺应队伍发展节奏,紧跟上级党委的步伐,不断实现了用“特”的思路带动“特”的建设。在这个提质强能的过程中,中队遂行任务由简变繁、管理方式由旧到新、能力素质由弱变强,整体建设不断向标兵单位、窗口单位迈进。为深入贯彻落实总队精准抓建基层现场办公会以及2022年上级党委扩大会议精神,中队紧盯“建设有点平、基础有点薄、工作有点慢、合力有点散”的短板瓶颈,以建设“四强”党支部为抓手,坚持做到解决问题精准、实施手段精准、跟踪问效精准,努力打通按纲建队“最后一公里”,推动中队建设蹄疾步稳、行稳致远。

“谋篇布局”助推基层建设焕发新活力

年初以来,中队党支部为解决制约中队全面建设的突出性问题,多次召开会议,深入分析建队形势,汇集全体队员智慧力量,及时修订完善年度按纲建队计划,达成“正视差距打基础、稳中求进谋发展”的共识。并结合上级党委扩大会议精神研究确定了以党建带动中队整体建设的思路,坚持一切工作按条令来、按程序走、按规矩办、按职责干,常态化落实不断线。一是以建成“四强”党支部为目标,着重提高党建质量。支部在选强建强党小组长,消防员委员会主任,团支部书记、班长骨干队伍上用好“三个给”(坚持能干的给岗位、想干的给机会、干成的给荣誉)激发内动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研究梳理出中队“组织生活流程图”,让支委一看就明白,照着就会做,压实支委成员“一岗双责”;抓好用活党员思想汇 制度,对苗头隐患及时发现解决,切实把党员的思想抓稳抓牢,真正做到党员问题不出小组,中队问题不出支部。二是强化学用主线,助推党员素养提高。过去,党员学习采取个人自行安排,学没学不清楚,学多学少不知道,学没学好拿不准。今年以来,中队每周三晚组织党员夜校,明确规定做到“三个固定”:学习时间固定、参加对象固定、学习内容固定,使党员学习效果明显增强;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用好党员模范日、戴党徽把身份亮出来等一系列举措,让党员永远冲在攻坚克难的最前线,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更加明显。三是党建联动聚合力,为民服务办实事。中队充分发挥联合党支部共驻共建战斗堡垒作用,与驻地 区签订共建协议,组织开展有质量、有亮点、有特色的党建活动,实现支部之间“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党员之间“互帮互学、争当先锋”,党群之间“关系融洽、同心向党”,真正实现了1+1>2的共建效果。

“精准设计”创新政治教育的打开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讲和说上,而是要更多与消防员实际需求相结合。中队根据当前队伍实际情况,坚持在教育上更用“情”,方法上更用“心”,充分发挥多种载体功能,摸索出若干条“锦囊妙计”,多措并举抓牢消防员思想主阵地,让“政能量”的光照亮前行之路。一是多种载体将谈心交心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中队构建“干部、骨干、消防员”一体化谈心机制,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三互小组”、“干部住班交友”作用,对消防员学习、训练、家庭、婚恋等问题做到主动了解、主动关心、主动帮扶。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吐槽大会”,让队员们丢下思想包袱,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做到有事愿意讲、有话大胆说、有苦主动诉。二是大力开展人人上讲台,让“三尺讲台”更加接地气。中队以改进课堂教育为突破口,把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发展为“人人上讲台”的群众性自我教育模式,让全体消防员都有机会走上讲台唱主角,课堂上的新面孔、新道理、新事例让“三尺讲台”成为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工厂”。三是着力打造“高质量”新闻宣传骨干队伍,用新闻宣传唱响中队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中队高度重视新闻宣传 道工作,为克服短板、打破瓶颈,活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器材和教学模式,组织新闻宣传骨干培训,为其“充电”蓄能、强能“补钙”。在各类媒体平台有效反映中队亮点的同时提升了队员荣誉感、激发了战斗力,让 会群众和地方党委政府更加了解我们这支队伍。

“八种组训模式”提升训练质效

今年,森林消防队伍将组建国家消防救援机动队伍,中队认真分析了当前训练工作现状,扭住“机动”这个关键环节,紧盯体制机制之变、职能任务之变、作战样式之变,着眼常备常用、突发急用、多样并用、全域运用的实际,深究细研“八种组训模式”,助推中队实战化训练高质量发展。一是带头统一思想,树立正确导向。中队高度重视训练工作,坚持议教议训制度,定期分析研判当前队伍训练形势,坚持“特训特严”,把“优+”定为特的标准,把训练成绩一票否决制作为任何评先评优的底线。深入研究“八种组训模式”,找准训练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项,制定具体、实际的措施办法,逐步形成体系化训练模式。二是科学组训施训,灵活模式方法。在以“八种组训模式”为依托的同时配套实施灵活的考评方式,落实周会操、月评比的方法,以训练周期节点为抓手,组织复盘总结、反思自查,以问题为导向,查摆不足,检验队伍的训练实效;充分发挥战训民主组作用,定期收集队员对训练的意见建议,真正把“要我训”转变为“我要训”。三是贴近实战研训,补足训练短板。中队针对各类救援任务实际,深入开展救援力量融合训练模式,把理论学习、战术作业、拉动演练等组训形式进一步向实战延伸。以主动谋划的思维理念、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参与到每季度的野外驻训当中,通过在野外陌生环境中开展全要素综合演练,摔打锤炼队伍应对综合救援的实战能力。

“多点发力”夯实队伍安全基础

安全工作是确保队伍集中统一和安全稳定的重要保障,是队伍发展建设中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中队坚持在安全管理工作上持续用力,强化底线思维,树牢“100—1=0”的安全发展理念,推进安全工作全方位落实,打牢队伍发展根基。一是开展警示教育,筑牢队伍思想防线。中队采取集中授课辅导、观看警示教育片、深入剖析案例、配合活动跟进的方式推进警示教育活动走深走实。坚持用好“正面教材”,通过学习革命先辈的先进事迹和优良作风,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同时,用好身边的“反面教材”,用身边违法乱纪的反面教材,让消防员心存畏惧,从而达到守纪律、讲规矩、存戒惧的效果。二是开展配合活动,筑牢队伍安全防线。中队以“除隐患、守底线、迎盛会”安全管理“五类重点问题”专项整治为牵引,扎实开展“五个过一遍”,针对排查出的问题,中队坚持疏堵并举,认真研究对策,干部一对一落实责任,紧盯问题不撒手。按照《条令》相关要求,坚持一点一滴按条令抓、一招一式按条令训、方方面面按条令抠、时时刻刻按条令做,把练动作、练思想与练作风相结合。

“找准锚点”打好队伍管理组合拳

中队按照上级党委“特种救援大队建设要高于严于其他单位”的指示要求,坚持精细、精准实行层级挂钩责任制,真正把工作抓到点位,落到实处。注重立起严的标尺、找准严的路径、落实严的制度,让“两严两准”的要求始终根植到每名队员心里,自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一是活用“双争”,让“双争”融入日常、坚持经常。中队区分分队、班级和个人,按照综合训练成绩、内务卫生、理论学习、个人参与“双争”活动具体打算相结合的方式逐一细化评比标准,让覆盖范围更全面、争创路径更清晰、评比方法更科学。为了把训练战备变成“双争”活动的主阵地,比出战斗力、争出凝聚力,中队坚持把综合训练成绩和“双争”评比紧密结合,树立综合素质立身的导向,明确先进班级和个人与年度评功评奖挂钩,进一步激发全体队员积极性。采取激励竞争机制,设计制作理论、内务、训练和分队流动红旗。通过每周考核的方式进行评比,为先进班级颁发奖牌,形成了“争红旗、抢红星、当先进”的良好局面。二是寓教于乐,将文化活动与队伍管理相结合。中队合理运用现有资源,把群众性文娱活动作为队伍管理的有效载体。每逢节假日,中队干部牵头与消防员家属采取抖音、微信视频连线的方式为消防员过集体生日。在日常生活中,中队经常性组织看一场好电影、包一次暖心包、打一场篮球赛等文体活动,有效增进队员之间情谊,激发队伍活力,增强凝聚力。三是全员建队,让基层建设精准精致。中队年初分析按纲建队形势时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并确立了全员建队整体建设思路,对软件记录、营区绿化、库房车辆、装备物资等都定人定责,大到整体建设,小到一事一物,都有人管有人问,真正把工作抓到点位、抓到人头。实现了任何细小的工作都有人管,任何细节的问题都有人解决,任何细微的安全隐患都有人处理。小教员、水电工、小革新等人才也崭露头角,以队为家、全员参与的氛围正逐渐浓厚。

“找准点、筑牢线、拓展面”,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特种救援大队一中队建设真正迈上了“特”的步伐。下步工作,中队将按照目标定位,坚持特勤特建、特战特训、特点特色、特严特强的要求,努力实现真创实干展现特勤新风貌、敢管敢教体现特勤新风尚、精抓细训实现特勤新能力、充分实现“立足滇中、辐射周边、面向全国”的新价值,忠实践行习总书记授旗训词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忠诚履职尽责,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更大力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2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2月1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