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访“点蚀成金——尖端检测材料的先行者”项目团队

今年10月,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南昌大学落幕,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师陈龙指导的“点蚀成金——尖端检测材料的先行者”项目一路过关斩将,摘得高教主赛道中国大陆项目金奖。

“点蚀成金”的名字是队员们在一起讨论时灵感迸发而产生的。“点蚀成金”中的“金”,即是这项技术的核心点纳米金,“蚀”字则代表项目中的核心技术——脱核金蚀刻技术。

陈龙这些年紧跟现代检测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开拓新型检测技术产品的新领域,力求打破检测成本高、灵敏度低、稳定性差等瓶颈问题。传统纳米金在液体条件下易导致目标物脱落,多数传感器不稳定且再现性差,而该项目制备的可控纳米多孔金不仅能为电子输运提供高导电结构,且具有层状多孔结构和高表面积,赋予传感器检测目标物质更高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应用前景广阔。

团队负责人、临床药学2017级学生于诗怡说:“能够取得这样的荣誉,得益于团队所有人的互相配合,与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都分不开。”

原来,这个团队共有14名成员,大家彼此之间并不熟悉。于诗怡有很强的管理带动和组织分工能力,临近毕业的她已经是第三次参加该项比赛。在于诗怡的协调分工下,团队的其他人有的负责市场调研,有的负责数据分析,有的负责软件设计,有的负责实验过程。大家不仅要具有较强的文献信息提取能力,还要有实验操作动手能力。虽然任务繁杂,但大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团队接到第一个市场调研任务时的情景,大家到现在都历历在目。在和陈龙老师进行简单的交接后,于诗怡迅速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既要知道做这个行业的公司机构有哪些,还要了解生产这些检材的公司有哪些,更要了解其他公司产品与自己的检材有哪些差别,以及所占市场和参数的对比。此外,也要掌握目标客户主要集中在哪里,需求量大概是多少,等等。

大家分头行动,各负其责,展现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工作能力。为了做到事无巨细,每次开会,团队都要认真做好记录,对省赛、国赛现场评委的建议也保留了录音,并依此进行答辩过程的分析。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够独自完成的,在团队脱颖而出的背后,是每个人的坚持与打磨。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确定塑造产品的展现形式。“十一”假期,别人都在想着去哪里放松游玩,而团队成员们为了备战赛事一丝一毫都不敢懈怠。团队成员对PPT进行了一遍又一遍地修改,逐字逐页地审查,紧接着进行答辩的录演,一次又一次反复演练,再提出修改意见。大家没有抱怨,而对于每一次的一点点进步,大家都异常兴奋。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断打磨和修改完善,综合了指导教师和大家提出的建议,团队一致决定PPT以深色为底色显得更加正式,黄色的字体给予视觉色差冲击,图片嵌入型能更好地保持美观性。

准备期间,学校以及化学化工学院对研究项目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教务处、研工部、校团委和化学化工学院精心组织,积极协调资金、资源进行扶持,尽可能地为研究顺利推进提供便利,并为团队聘请了资深的专家团队进行培训和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该项目斩获金奖,大家长舒一口气,因为所有的努力与汗水都有价值。

于诗怡说:“要想真正做好一件事,首先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还要有合理的时间和精力分配,要尽可能多地去积累经验,同时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学会与别人积极地沟通和交流。”

石河子大学

编审:卿 涛 刘 芊 宿闪闪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1月19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1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