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真的不堵不行吗

如果要问,合肥几乎随处可见、模样几乎一成不变的人造物是什么?想来想去,估计大多数人还是会忽略到不是想不起,而是想不到——圆珠形石墩。

家门前不远处有一座双层互通式立交桥,十字形的平行路通汽车,井字形的下穿道走行人和其它车辆。近两天,每个下穿道口突然出现四个硕大的整齐排列的圆珠形石墩,作用?我只想到一个半,一个是阻拦,半个是威胁。阻拦什么?石墩间一米多宽的距离表明,无疑是某些超过宽度的三轮或四轮车辆。威胁谁,当然是威胁那些长了眼睛敢于不看“墩”的车和人了。

对不对?不好说;好不好,不好说;需不需要,不好说;能不能起到作用,这个好说,能,绝对能,二三个人也难挪动的石墩,作用可谓一针见血、立竿见影。但是,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就看你如何取舍。石墩起到偶发性阻拦作用的同时,也让原本不太宽的通道失去了近二米的路幅,并且,四个大石墩对行人和车辆通行难免增加了伤害的可能性。必不必要不说,却多少体现了自古就被诟病的一了百了的懒行。是的,“堵”最简单,最容易,最省心,也最持久,海枯石也未必烂。

说来,这种方式在合肥已不是一天两天,似乎成了熟视无睹的例行。好好的大片场地,用戴项链的方式曲曲弯弯一分为二地“堵”;好好的阶梯通道拦成蹭裤腿宽度的“堵”,并且,还不是一层,而是铁栏杆、大花盆,大石墩分上中下三层;开放式公园的进出口也是圆珠石墩打头阵,铁栏杆跟着上的双重“堵”,好好的人行通道也“堵”得小心翼翼。仿佛这些石墩以及其它堵物是天上掉下来的,泥石流冲来的,不花钱似的。包括一些机构也这样,仿佛在齐心协力要把“堵”做成一种独树一帜的艺术管理行为。事实上,我以为真的有损城市想象,难道合肥人的素质要这样冷冰冰的强硬管理才行?

前不久,在 上知道,合肥又跳上一线城市的车厢,感到高兴,也很骄傲,虽说不是合肥人,也不是安徽人,但在合肥呆了40多年的大半辈子,心目中,安徽以及合肥早已成了第二故乡。所以,希望合肥好,大进步,大提升,大发展,是心底话。当然,更希望合肥变得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宜居,不仅硬件,而且软件包括城市居民尤其是城市管理者的素质越来越向“高”“大”“上”,“强”“精”“美”靠近。但是,有些时候,细节决定成败,绝不是一句空话。

所谓眼界多宽,格局多大,能力多高。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联动工程,综合工程,每一项决策的实施都必须服从城市系统、联动、综合管理的大局,也才能起到良好的预后作用。而小农经济思想支配下的零碎分割、各自为战、自以为是的管理是管不出也管不好大城市的。钞票堆出来的硬件再好,再多,再靓,缺乏相应的高水平的管理,终是一盘散沙。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5月11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