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运动APP数据靠不靠谱? 不同软件数据有出入

手机运动APP

数据靠不靠谱?

经过实测,不同软件数据有出入;专业人士建议健身量力而行

运动健身,APP提供的数据只是参考,还应量力而行。 广西新闻 -南国今 通讯员方勇 摄

现象:APP增添运动健身乐趣

如今在微信朋友圈里,越来越多市民喜欢晒运动量,将运动APP所记录的跑步时长、距离、步数、速率、燃烧的卡路里量的照片截屏发布。

柳州市民徐先生在完成一次5.06公里的晨跑后,习惯性地分享了自己的运动记录:时速11.82公里,消耗热量367大卡,总步数4273步。这还为他带来了不少朋友的点赞。

这只是近几年来手机运动APP兴起的一个缩影, 上随便一搜“健身APP”,跳出来的页面数不胜数。虎扑、咕咚、微信、微博等都推出了“运动”功能,在帮助用户记录运动、监测健康的同时,还提供运动指导、运动 交等服务。

在众多的运动APP软件当中,有的专注健步走和跑步,有的专注瑜伽,有的专注肌肉锻炼,有的专注减肥,它们为不同需求者提供不同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和众多 交软件一样,运动APP软件还可以预约好友一起锻炼,增添运动乐趣。

实测:多款APP记录结果不同

虽然APP给运动带来乐趣,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但是这些APP提供的数据靠谱吗?

可以看得出,同样的运动,这几款运动APP所记录的数据并不一样,有的数据甚至相差一倍。柳州市某健身房私人教练主管韦先生建议,运动类APP可以当做日常运动的一个参考,但是不能过于依赖。

观点:健身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韦先生认为,各种APP确实将运动变成了一个可视化的衡量标准,同时增加了趣味性,但是软件终究无法准确地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制订一些有效的健身方案。

“在跑步过程中,手机摇晃幅度、信 强弱都会影响记录。”韦先生说,切勿迷恋数据、逞强运动,特别是在高温天气,人体很容易出汗,血管的收缩和调节功能降低,出现风险的几率增大。如果运动强度过大,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膝关节劳损、滑膜炎等疾病,大家还是要量力而行。

“其实要保持健康,运动只是其中一部分,平衡膳食更为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想减肥的人来说。”健身教练吴女士建议,健身一定要选取适合自己的运动,千万不要为了取得好的名次,抱着攀比的心态进行锻炼,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盲目增加运动量,不仅不能起到健身的作用,还会损害到个人的身体健康。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7月15日
下一篇 2016年7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