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各庄桥东无名河治理前的情况。红杉远景供图
在平谷区出生长大的孙冰玉本可以有另外一种生活,比如在美国上市公司就职,穿梭于城市的高楼大厦间。2017年,孙冰玉因热爱环保事业而放弃待遇优厚、前途广阔的职位,选择回乡创业成立公司,专门从事水生态环境修复工作,采用生态化方式治理鱼塘、河塘、河道等水体,为平谷的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创业 探索高效修复生态环境新路
张大爷口中的专业公司就是孙冰玉成立的北京红杉远景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红杉远景”),经过1个月时间的治理,孙冰玉带领着她的团队让东高村镇域内的这条小水沟实现水生态的修复,经过处理后的水清澈见底。
果各庄桥东无名河治理中的情况。红杉远景供图
果各庄桥东无名河治理后的情况。红杉远景供图
专业 科学治水准确找到治理方案
2017年,平谷全面落实河长制,在全领域、全流域实施水岸共治、标本兼治、城乡同治。随后,马昌营镇找到孙冰玉,与其签订了生态污水治理技术服务合同。镇域内的石桥河和果各庄桥东无名河两条河道的治理工作都由她的团队负责。
此前,孙冰玉带着她的团队到两条河道调研了十余次,并留取不同时段的样本。据工作人员孙超回忆,在取样时,河道两侧长满杂草,分不清哪是岸、哪是水,孙冰玉还因不熟悉石桥河周边的地形,一脚踩进发臭的河水中。“当时,她淡定地把脚拿上来抖了抖,同时,让我们别再往前走。”工作人员王福珠说。
90后孙冰玉爱干净,但却早就习惯了取样时污水溅到身上、脚踩进河水里之类的事。“这些都是工作的必经过程。多取样本才能精确分析出污染源,对症选择适合的技术才能让水体更快恢复、自净能力更强。”孙冰玉说。
目前,马昌营镇河道水污染黑臭问题逐渐得以解决,水质逐渐提升。通过马昌营镇的科学治水,孙冰玉总结出了四条经验:建立生态塘蓄存并处理上游水体,构建水生态系统,构建沉水植被生态系统和采用水质调控技术优化微生物系统。如今,这四条经验已得到区里的广泛认可。
公益 请来专家授课增强环保意识
孙冰玉常说:“要做到真正的生态涵养,就得彻底扭转农户的种植和养殖理念,引导他们转为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她充分利用手里的资源,成立了循环农业星期六专家工作站,邀请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的环境工程学院的专家、教授,免费给农户授课,提供专业的技术、产业等方面的服务。
说到成立工作站,这一切源于孙冰玉的成长环境。“家里一直是以养鱼为生,我是在鱼塘边长大的。以前,养鱼的农户也知道鱼塘换掉的水直排到河道会造成污染,但污水处理会大大增加成本,为了生活,大家都忽略了污染,慢慢地也成了习惯,环保的意识就淡薄了。”孙冰玉说,成立公司后,她下定决心要给养鱼的农户找到既经济实惠又环保的方式来净化水体。
孙冰玉好不容易解决了技术上的事儿,却在推广环节卡了壳儿。有人说孙冰玉的这项这技术太麻烦,“而且还浪费时间,还是直接换水省事儿。河道有自净能力,这么多年都是这样做的,没事儿。”这一次的交谈,让孙冰玉意识到光解决技术是不行的,转变思想、增强环保意识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孙冰玉开设了“渔业产业专家讲座”,定期免费给农户们上课,让他们了解直排的危害,建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意识。
在平谷有上万亩的鱼塘,因为比较分散,所以每次上课的人基本上都在10个左右。有的人反映讲座开设时间不合适不能来,有的人反映遇到技术问题不知道找谁……针对这些问题,孙冰玉找到专业的公司开发了循环农业工作站小程序。在这个程序上,可以通过一键客服与专家进行直接咨询,也可以在线预约听取线上、线下的讲座。
孙冰玉(左)指导养殖农户如何使用循环农业工作站小程序预约课程。
红杉远景供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