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透了:长岭纺电智能系列精品到底怎么样?|智能制造·看长岭纺电(十)

当前,自动化、连续化及信息化已成为纺织设备发展大势所趋。谁在智能化技术研发方面快人一步,谁就能抢到市场先机。敏锐的触角、快速的反应,让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岭纺电”)在近年来推出的一系列“精品工程”,广受业界好评。

是什么原因让众多业内知名企业和专业检测机构都选择长岭纺电的产品?长岭纺电的创新产品实际使用效果如何?纺织企业对于设备和仪器的要求集中在哪些方面?智能化发展对于纺机设备和电子仪器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

根据市场需求,长岭纺电公司发挥喷气织机电控箱的研发优势,于2008年开始自主研发CA082系列喷气织机整机。这几年,长岭纺电根据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多年从事纺织电子设备研发生产的潜力和喷气织机电控箱的优势,整合各种织机的特点,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开发具有独特技术优势的高水平喷气织机。他们先后在“八喷多臂喷气织机”、“新型数字化节能高速喷气织机”、“喷气织机探纬单元技术改进”、“可调边撑得系列化设计”、“喷气织机ZTA气动折入边装置”、“自动纬纱修补装置”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进,既扩大了长岭喷气织机的应用范围,也使产品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针对织造车间的管理要求,长岭纺电又与五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数字化织造车间管理系统,以实时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存储为依据,将产品生产管理体系、设备管理体系和人员行为管理体系相结合,形成综合信息流自动化的集成制造系统。数字化织造车间管理系统应用了数字化织造导航系统、织机 络监控系统、织造前的纱线数字特征检测及布面仿真、智能化自动验布系统等,实现了织造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畅销机型:

CA082系列喷气织机:产品主控系统选用合理的控制芯片,采用三眼探纬技术,提高了色纱的鉴别能力;在原有电磁阀引纬控制的基础上,又采用了后援喷射技术,提高了电磁阀引纬效率、减少了气耗;送经、卷取增加正反冲速度选择、正反冲顺序选择和按照停车原因正反冲等功能,扩大了织机对纱线品种的适应能力;采用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大屏幕彩色触摸显示,输出信息更多,操作更方便;在操作和显示部分应用ARM控制技术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在增强产品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喷气织机电控系统的集成度,具有使用成本低、无故障工作时间长、功能强大、性价比高等优点。

CA182喷气织机:采用国际先进的光、机、电、气一体化技术模块化设计,融入了具有知识产权的多项专利技术,包括坚固稳定的机架和强化设计的传动系统、优化设计的平衡打纬系统,以及丰富可选的功能配置,实现了低能耗、高效率、高质量和广泛的品种适应性,尤其在节省能源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优化设计,引纬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使耗气量大大降低。

使用感受

五环集团总工程师汤小平:

五环集团现有织机3000余台,在应用数字化织造车间管理系统之前,织造车间统计织造数据主要依靠人工逐台抄录,工作量大;修订工艺参数主要依赖于工艺人员、调试人员的经验积累,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而应用数字化织造系统,通过布面仿真数据的输入,与系统中的海量工艺数据匹配,选出最佳的织造工艺方法,指导调试人员进行最优化织造,大幅降低了织造过程的难度及随意性。该系统的本质是智能织造专家系统,包括众多品种的上机参数,各部分的调节范围及步骤,以及重要参数的自动设定功能,使新员工或不熟悉工艺使用者在专家系统的导航下能够正常操作设备,更改产品品种,实现织造并生产出合格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织造的效率和质量。在织造过程中,织机控制系统会根据纬纱到达情况、气压波动情况、张力变化情况等反馈参数与专家系统中的设定最优曲线比较,自动实时修正气压的输出值、电磁阀的开闭时间、伺服系统的旋转速度与角度,实现织造过程的平稳性、高效性,减少人工干预。同时确保生产过程的低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专家点评

西安工程大学教授沈丹峰:

近30年来,国产喷气织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增长到占据半壁江山的局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国际喷气织机的发展趋势看,入纬率达到2800m/min~3500m/min的水平后,设备控制技术的重点不再是提高车速、提高入纬率,而是逐渐向节能、拓宽喷气织机织造产品适应性、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国内喷气织机的市场巨大、发展前景良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织机以取代进口产品,有利于我国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由于棉纤维综合性能测试器结构复杂,研制难度大,长期以来基本由外国公司垄断生产。在中国纤维检验局指导下,长岭纺电根据我国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要求,先后研制成功了XJ128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XJ129棉结和短绒测试仪、FM10棉纤维细度成熟度测试仪等一系列国产棉花综合性能测试仪。

XJ128测试仪于2010年7月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技术鉴定,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逐步配套应用到纤检系统的国家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不断满足了仪器化检验工作的需要。XJ128测试仪于2013年列入我国棉花检验体制改革公证检验仪器装备,批量装备国家棉花仪器化公检实验室和国内棉纺织企业。

畅销机型:

XJ128快速棉纤维性能测试仪:能够对棉纤维主要性能进行快速、全面、准确的检测,可以在25秒左右完成一个样品测试,一次测试可以获得棉花纤维长度、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颜色反射率、黄色深度等十多项指标的测试结果。

XJ129棉结和短绒测试仪:能够快速地测量原棉、棉条或棉絮的各种棉结和短绒指标。该测试仪采用光电法,棉结测量时棉纤维通过梳棉及开松机构后,形成近似单纤维流,在负压的作用下通过棉结检测的光电传感器进行检测,形成反映棉结信息的电信 ,通过分析处理得到被测试样棉结数量及其尺寸;短绒率测量时使用原棉测试棉结后形成的棉带或直接使用纺织生产过程中的棉条,经过梳理后放入短绒率检测的光电传感器内,从而形成反映短绒率的电信 ,通过分析处理得到被测试样的各种短绒率指标。

使用感受

新疆阿克苏纤检所国家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主任王永斌:

XJ128测试仪经过6个棉花检验年度的实际使用,XJ129测试仪经过2个棉花检验年度的实际使用,我们认为,国产棉花综合性能测试仪总体使用情况良好。从使用的耐用性、测试数据的一致性、校准检查的通过性、售后服务的及时性等方面,都能够满足我们纤维检验所进行棉花公证检验的仪器需求。在仪器安装、落地验收、性能测试、信息系统联 、运行的可靠性、技术服务等方面达到了实际使用的要求,能够替代进口HVI。

长岭纺电研制的国产棉花综合性能测试仪,可以帮助棉花研究部门及时了解棉花品质、提高育种水平,帮助纺织企业合理利用棉花、提高制成品的质量,并有助于我国棉花检验水平的提高、制定适应仪器化检验的相关棉花标准,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家棉花公正检验实验室应用的大容量棉花检测仪器,依据棉花标准、通过科学的检验方法和规范化的测试手段、对棉花进行逐包检验来鉴定棉花质量,为纺织企业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信息保证。

国家棉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化学检验部部长褚天飞:

国家棉花新标准采用XJ128测试仪检验棉纤维的颜色级指标和其他质量指标,在质量指标设置上基本实现了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新标准的实施,必将推动纺织企业的配棉技术产生深刻的变革。此外,XJ129测试仪可以取代目前手工目测棉结测试法和罗拉分析短绒测试法,对纺织企业合理配棉、监测和调整生产工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专家点评

中国纤维检验局纤维质量监督处处长熊宗伟:

2013年国产HVI首次批量装备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实验室,当年累计检验量10万吨,各台仪器运行平稳,检验数据水平与进口HVI基本相当。随着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的建立,国内HVI使用数量迅速增加。截至目前,全国纤检系统建立棉花公证检验实验室近100家,拥有HVI设备500余台。可以说,国产HVI的配备使用迈出了棉花检验仪器国产化的重要一步。

随着国家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大容量的快速检测设备在我国普遍使用,推动着我国棉花标准进行重大修订。相比GB1103-1999标准,GB1103-2007标准共计修订了17项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将HVI检验指标纳入标准体系,增加了适用于HVI检验的长度、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等指标,特别是将长度的手扯尺量检验统一到HVI检验的上半部平均长度水平;后来,在GB1103-2012标准中,又将HVI检验的颜色指标纳入标准体系。这标志着中国棉花检验水平已经与国际接轨,走上了仪器化检验的新路。

经过40多年的发展,长岭纺电依托军工技术和优势开发的纺织电子检测仪器,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生产规模、品种产销量均为行业领先,电子清纱器、条干均匀度测试仪、纱疵分级仪、纱线毛羽测试仪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一直以来,长岭纺电在传统的纺织电子仪器设备领域始终坚持精品战略,条干仪、单纱强力仪、纱疵分级仪等产品已得到行业公认。目前,长岭纺电在该领域形成了8大门类40多个品种的产品格局,长岭纺电也建有国内唯一的“纺织测量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纺织机械协会认定的 “纤维纱线检测仪器产品研发中心”。

畅销机型:

CT4000条干仪:除具有条干线密度、直径、毛羽、杂质和灰尘测试功能外,操作软件中自带波谱专家分析诊断系统。该系统能根据测量纱线波谱图的形状分析判断有无机械波或牵伸波。CT4000条干仪还自带电子黑板与布面仿真系统,能根据纱线测试数据生成纱线轮廓图、电子黑板、织物模拟图像,可以直观地看到被测纱线纱疵分布情况以及这种纱线织成布以后的品质风格。

精锐52电子清纱器:不但能检测传统的纱疵如细节、粗节等,还能检测纱线上的异性纤维,并具有纱疵分级、CV值测试等功能。采用了高速CPU芯片、DSP芯片、多ARM控制系统,以及带高分辨率电容、光电及红外检测元件,串行通讯、以太 等多种通讯方式并举,同时接入电源滤波器,改善信 处理电路的设计,使得信噪比进一步增强,电路自保护能力和适应性进一步增强。

岭CS808异纤机:采用4台高分辨率彩色相机矩阵排列,识别通道中的各类有色异纤和白色荧光丙纶丝,识别效率达到95%以上;采用最新多偏振调制相机检测原棉中的地膜,识别效率超过其他同类产品;光源全部采用恒流源供电,光源亮度基本不随车间温度而产生变化,识别效率和喷气次数始终保持稳定;图像采集、识别和处理系统(板卡系统)独立于上层控制计算机自主工作,响应速度快,更利于异纤的识别和喷出;具有在线棉速测量功能,能够直观的监控到通道中的棉流速度,并动态自动调整“三丝”剔除准确性。

FS220自动验布机:以计算机视觉和光电检测技术为基础,运用CCD检测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精准识别检测布面上的各类疵点,并对检出的疵点能够自动标记。可以识别断经、断纬、多纬、稀弄、密路、油污、孔洞、毛边、猫耳朵等多种疵点,测试一致性好、效率高。

长岭实验室仪器自动化信息平台:以 络为载体,兼具数据存储、信息分析等功能的软件系统,适用于安装有长岭纺电实验室仪器的纺织企业或相关单位,让实验室测试系统实现数据的可视化、集成化和信息化。

使用感受

四川天骄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其彪: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客户对纱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天骄纺织不时收到客户关于“三丝”的投诉,因此,如何杜绝纱线中的“三丝”,成为天骄纺织的一块“心病”。自从安装使用陕西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异纤机以来,不仅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而且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也更高。加装异纤机以后,天骄纺织所有原棉都不再进行人工挑拣“三丝”,依靠长岭CS808和CS801串联每天实际异纤检出率可以稳定达到85%以上,和络筒的异纤检测配合,纱线的异纤含量完全达到客户要求,销售的纱线再没有用户投诉。仅此一项就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利润,更是无形中树立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长岭纺电的CS808异纤机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及清除效率,性能稳定可靠,操作方便,是性价比较高的一款产品。

陕西宝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昌荣公司实验室主任范晓娟:

国产电子清纱器与国际先进产品的差异明显减小,综合性价比来说,长岭电子清纱器适配性好,能够实现以较低的设备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对于电子清纱器来说,纺织企业最关注的是清纱效率和稳定性。长岭电子清纱器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维护性,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用工量和对设备维护、工艺等人员的技术要求。智能化电子清纱器的应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带动公司后纺车间组织管理模式朝着更加精细科学的方向发展。

长岭纺电售后技术服务人员能针对不同纺纱需求及时给出合理中肯的建议,服务时热情大方。有时候纺一些新品种纱线时,我们的技术员可能对某些参数设置不尽合理,或者特殊品种纱线络纱时出现疑难的工艺技术问题一时解决不了,长岭纺电的技术人员知道后总会帮助试纱、修订工艺参数等,兼顾效率与产量,使得事半功倍。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工业4.0中提出的“产品+服务”的新型一体化营销模式所带来的省心、安心。

三阳纺织有限公司崔士涛:

长岭实验室仪器自动化信息平台实现了对公司内部所有长岭纺电实验室仪器的工作状态、实验数据的在线监控、长期实验数据 表的在线监控、长期趋势关注及实验室仪器测试指标与标准的对比等功能的运用。长期实验数据的统计及分析,对稳定和提升产品质量指标,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参考和依据。长岭实验室仪器自动化信息平台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三阳纺织生产管理,特别是质量管理的效率。

长岭实验室仪器自动化信息平台的应用,不仅对稳定和提升产品质量指标,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参考和依据,还节省了大量员工抄录数据的时间,使工作效率提升了20%以上,解决了纸质数据保存查找困难,费用高的问题。在数据的记录及保存上,长岭实验室仪器自动化信息平台的应用改变了公司前期采用打印、员工抄录等存档方式,现在可直接实现在线客户端查询,数据的保存时间长且应用起来简单快捷。

专家点评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孙润军:

目前国内很多纺织企业面临着技术人员青黄不接或缺失的问题,从而发生对产品测试结果分析和运用不当的现象,造成质量评价或工艺指导出现偏差,最终未能很好地发挥纺织检测仪器应有的作用。国内纺织仪器设计制造厂家看到这一市场需求,增强了纺织检测仪器的智能化因子,使仪器适用面宽、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并带有专家系统,从单一测试功能发展到具备测试、分析、指导功能等。现在很多新型纺织检测仪器在给出测试结果的同时,还能做出各种分析或判断,并将此作为软件包安装在仪器中,给用户使用测试结果提供必要的参考。

当然,纺织检测仪器迈向智能化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纺织检测仪器生产厂家考虑和面对。比如,要对测试指标给出分析和指导意见要求仪器厂家不仅研制仪器设备,同时还要研究纺织工艺及进行相关的基础研究。

相关阅读

长岭纺电如何快人一步打造精品工程?| 智能制造·看长岭纺电(一)从无到有不断突破,国产HVI助推国棉标准进步 | 智能制造·看长岭纺电(二)天骄纺织顾其彪:长岭异纤机让好品质有保障!| 智能制造·看长岭纺电(三)三阳纺织:让实验数据发挥最大作用 | 智能制造·看长岭纺电(四)

节能+智能,国产喷气织机的发展方向| 智能制造·看长岭纺电(五)如何以两化融合实现精细织造?来看看五环集团的经验 | 智能制造·看长岭纺电(六)智能电清能发挥多大作用?宝纺集团昌荣公司实验室主任范晓娟告诉你 | 智能制造·看长岭纺电(七)检测仪器怎样变得更智能?专家指点这几招|智能制造·看长岭纺电(八)国产HVI完全可以替代进口!看看纤检专家使用长岭纺电棉花综合性能测试仪的感受|智能制造·看长岭纺电(九)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6月8日
下一篇 2019年6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