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区纪委廉洁“微平台” 融入监督执纪问责各项工作

近日,清新区纪委对一区直单位决策执行情况没有录入“三重一大”电子信息监督管理平台接受监管,造成“三重一大”事项违规实施进行了通 批评,通过整改有效避免引发群体信访事件,获得群众好评。

如今在清新,群众有难事时首先想到该区纪委开办的廉洁“微平台”。该平台,包括自主研发的“三重一大”电子信息监督管理平台、纪检监察 站、微博及QQ、电子举 信箱等 络媒体,通过微宣传、微监督、微通 、微警示等一系列举措,使“四种形态”融入监督执纪问责各项工作。

1“微通 ” 预警早提醒

值得一提的是,清新区纪委还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将国庆、中秋及中高考录取等重要时间节点前开展的公车使用、公款吃喝、公款送节礼等专项督查活动结果第一时间通过媒体平台点名道姓进行通 曝光,提前敲响警钟,严防节日病。今年以来,全区开展暗访9次,发现并跟踪监督整改问题1个,公开曝光1起。

2“微服务” 突出教育常态

在重要时间节点,清新通过发布廉洁“微提醒”、推送“微祝福”等,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行为上绷紧作风弦,守好“廉关”、过好“廉节”。通过“微服务”筑牢廉洁防线,使廉洁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出“润物细无声”宣传教育作用。

今年共发送廉洁短信1300条。针对“公务接待”、“公车管理规定”、“干部婚丧嫁娶规定”、“明查暗访责任追究”等相关“四风”规定编印成“防腐36计”手册,在全区500多名科级干部中普及宣传廉洁知识。同时,向全区副科以上干部人手征订一本《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等书籍给党员干部提供学习资料。

3“微监督” 促作风转变

清新区纪委针对镇、区直单位“三重一大”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管难度大、监督人员少等集中问题,于2014年清新区纪委与中山大学软件研究所联合研发了“清新区三重一大”电子信息监管平台。该平台以利用现有电子政务、电子监察平台和预防腐败平台的资源优势进行功能扩展,把“三重一大”事项的酝酿、决策、执行三个层面与廉洁风险防控有机整合,并与招标 、政府采购 、政府门户 站、党务公开 等 站对接,区纪委、派驻纪检组根据平台自动获取和分流的共享信息资源实施监督。一旦发现驻在单位不主动接受或规避监督、不配合或拒绝接受监督的;个人或少数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拒不执行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对集体决策执行不力或错误执行造成严重损失;违反有关纪律擅自泄露集体决策事项;弄虚作假造成集体决策失误;没有通过平台上 、流转的“三重一大”事项等情形,将立即启动预警,由单位监察室(组)、纪检组或区纪委直接或联合开展调查、核实、跟踪、处理和督促整改。另外,预警信息还将直接转到预防腐败信息管理平台,进行廉洁风险预警,督促其调整风险等级、完善和修正防控措施,实现全流程廉洁风险跟踪。

数据显示,今年全年监督“三重一大”事项1118项,实施监督次数3117次,对27个存有问题的事项进行了跟踪监督和督促整改,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11月26日
下一篇 2016年11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