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一楼的温室大棚,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早已面目全非。今天我们终于忍不住对它下手。基于进一步完善物联 专业实践教学条件的初衷,我们从物联 品牌专业建设经费(预算内专项经费)中申请获批了4000元开展农业大棚修缮工作。今天仅仅是这一项工程的第一步,我们最终要把这个大棚打造成为一个开放式接入的智能农业大棚。同学们自己DIY客户端,只要接入阿里云物联 平台,都可以获取以及控制大棚的各种设备。但是目标归目标,其实大棚修缮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我们岂能浪费。
上图就是今天的主讲教师,老李。今天教授的知识是——“接水管”。大棚的升级改造,首先解决喷淋问题。常言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今天不是,粮草咱们就别提了,提了也是白提(会被骂的)。今天是水管先行。这里补充一下,今天我也参与了,只是没有人拍我而已,哈哈。没看到大棚内地面已经没有杂草了吗?那就是我干的。哈哈!
主讲归主讲,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看看,学生们是多么认真地观看老李接水管的实操演示。主讲教师使用了生动的言语,用力剪,使劲插,猛的一怼,关键要快,搞定!
关于喷淋管道的接法,这里采用了德国四步教学法,首先,教师解释和演示如何安装堵头和喷淋头。
在老李生动的演示后,学生迫不及待开展模仿练习。
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喷淋子系统。虽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技术,但是这个过程包括了很多生活劳动的常识。例如关了水阀喷淋还会持续工作1分钟。还有,手动、自动喷淋一体的管道设计与安装。喷淋管道的铺设。这些都很讲技巧。比起撸码,今天的学习显得格外有乐趣。
最后,欣赏一下我们的劳动成果吧。但是,这仅仅是一个起步。距离我们的目标还有一点距离。各位同学,你们也想一起加入进来学习吗?(PS:我们物联专业的核心知识是大棚维修好以后的基于物联 云平台的自动喷淋系统的开发。铺管道仅仅是基础工作而已。但是也是挺重要的。)
各位有需要招聘我们物联 的学生过去工作吗?能做工程,能开发软件,能抗能抬能跑腿。大可随时联系超哥!
2017年,我来学院的时候,大棚已经不能工作了,里面杂草丛生。如今三年过去了,它依然还是那个老样子。这种既不能出成果,也不能算业绩,又没有额外 酬的事情,又有谁会干呢?哈哈,各有各的忙,值得深思,这里我就不评价太多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