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晚上开始,想必大家的朋友圈跟我一样,早就被各种冬至吃饺子的信息给刷屏了,虽然知道是群发信息,但是一个人独在异乡城市打拼,能有这么一刻,来自朋友们的关心与问候,内心不免泛起一丝丝暖意,就连昨晚下了一夜的雨,都显得特别滋润了。
关于冬至,我们当然要聊聊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了,来点专业的,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作为一个美食王国,自然少不了饮食习俗,从健康角度来讲,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当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我们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不过我今天想跟你说的,我的家乡习俗不是吃饺子,我们那习俗是直接发红包,并且发的越大越好!(哈哈)
在这一天,朋友圈也是学问满满,有大刀阔斧谈饺子文化的,那讲的叫我一个佩服哈。哲理是这么说的:人生就像饺子,无论是被拖下水,扔下水,还是自己跳下水,一生中不蹚一次浑水就不算成熟…岁月是皮,经历是馅,酸甜苦辣皆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饺子皮上的褶皱…人生中难免被狠狠捏一下,被开水烫一下,被开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没有经历,硬装成熟,总会有露馅的时候,所有经历都是财富!
还有文艺版讲爱情的:有些事情总是难以说出口,待到秋末冬至,年岁总是那么触目惊心。关于冬至,坊间有一传闻:在冬至夜晚9点,如果你吻了心爱的人,那么你们会一辈子心心相印,不离不弃!这么美好的事情,或许你可以试试……
更有现实版讲实际的:别再发信息告诉我冬至到了,该吃饺子了……你要是真的关心我今儿吃饺子的事,就给我直接发一份饺子红包。我打听过了,素饺子一般12元一份,肉饺子一般18元一份,牛羊肉饺子20元一份……我今天吃啥饺子,你说了算~
当然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啥都不说了,时值冬至,我们郑州乙丙丁作为一个温馨的大集体,诚邀您今晚共度良宵,一起吃饺子,甭管是为了不冻耳朵,还是为了养生,还是为了爱情,还是为了驱逐孤单,总之,今晚咱们不谈APP,不谈微信,也不谈软件开发,咱先吃了饺子再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