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的日子,让我们更懂得爱

连续12天的24小时驻守后,由长宁区天山 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的集中观察点收到暂时撤离的命令。

黑哥、君君和如意开始了繁忙的整理工作。回忆起这朝夕相处、共同奋战的日子,这里的每一点爱和温暖都被这些不平凡的日子放大了……

黑哥:陆伟峰,天山 区卫生服务中心质控科科长

君君:史薇君,天山 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案院感科科长

如意:许如意,天山 区卫生服务中心行政办公室主任

简易需求板

来集中隔离点的不少都是措手不及的城市过客,除了心理上的紧张外,生活上多有不便。我们的工作人员除了完成医学观察任务更是要照料起他们的起居,成为代购员、送货员。人住的多了,需求应接不暇。小伙伴灵机一动,在大堂的柱子上贴上便利贴,写上房间 和需求,确认打钩。五颜六色的“便利贴”,诉说着“别担心,这里是上海”。

台湾老伯,隔离不隔爱

隔离点来了一位60岁的台湾老伯,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常吃的药又断档了好几天。我们的工作人员多方联络上 ,帮他解决了燃眉之急。身体已无大碍,难解思乡之苦。黑哥体谅到他的情绪,微信里聊得也多了些,让他不至于过分寥寂,还送给他台湾食品,有了家乡味就不想家了。因为统一安排,老伯要转移到别处继续观察,临走他给黑哥微信发送了“平安就是福”祝福与感谢,他的行李箱坏了,大家集资帮他买了一个,诉说着“隔离不隔爱”。

捧着薯片拍照的小男孩

某日深夜,一家四口,因为妈妈体温偏高下飞机后被送到定点医院,同行的爸爸和两个儿子被送到集中观测点。一开口懵了原来是韩国人。大家尝试了英文交流,使用了翻译软件,和仅会一点中文的孩子慢慢地一字一句交流……语言障碍让原本清晰的工作变得异常艰难,既要确保信息采集准确,又得解释为什么要进行集中观察,还要进行消毒指导。直到凌晨时分,才将三人送回到房间,第二天孩子们还收到工作人员给他们买的韩国零食。两天后,妈妈无恙家人团聚,走前的合影小男孩拿着薯片不肯放手,诉说着“异国他乡的小确幸”。

临时家人

隔离点的生活繁忙而单一,医务人员和酒店工作人员成了临时组建的“大家庭”。医务人员向酒店工作人员培训专业的防护知识、正确的洗手、穿脱隔离衣等实用技能;酒店工作人员在生活上给与更多的协助和照料。医务人员忙得不可开交,穿着隔离衣工作两小时就要缓上好一阵,饭经常凉掉了才能吃上,酒店工作人员在一旁默默地把热水备足、送点果汁、包点饺子,元宵节这天凑了简单的“火锅”,诉说着”临时一家亲的抱团取暖”。

结束了12天的集中观察点任务,黑哥道“但愿对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经历”;君君道“感谢一路的支持和鼓励,这会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段经历,感恩”;如意道“苍生皆苦,平凡如草木,我们已经很幸运了”……

在这里,任何爱与温暖都放大了,让我们变得更加想念之前热闹喧嚣的城市,更加珍惜原本平凡普通的日常,更加感恩身边当下的相遇和互助,更加倾佩美丽勇敢的“负重者”和“逆行者”!我们一定会平安地在人海里重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月11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