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著名 交软件投资人造车,能成么?

最近又有一家叫Neuron,学医的朋友估计对这个词应该不陌生,中文的意思是”神经元”。这家造车新势力有什么特殊的?创办它的人曾经是陌陌、映客、锤子科技的投资人,在投资圈小有名气,但是和其它几家造成新势力相比,这家一亮相引来的争议就不少。

首先就是这家企业的造车规划, 称将打造两款车,一个是大型豪华无人驾驶共享SUV,另一个是小型四座汽车。尤其是这第一个,它把汽车圈里几个最热门的词给捏到一起了,SUV是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红利车型,豪华SUV更是,然后无人驾驶和共享汽车也是持续的热门,想起电影里精神病人的那句老词:能接的都给它接上!再一个有争议的点是造车的金额,这家首轮融资预计超过6亿元,是不是感觉不少了?是不是感觉特别烧钱?但是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给造车定了个价,他说:”造车就是一个很烧钱的事,新创企业想要造车,至少需要200亿以上的资金准备”。所以,这家不管怎么着,第一次亮相似乎不太成功,后边的压力也可想而知。

有人肯定会问,现在汽车制造的大门已经敞得这么开了么?什么人都能造车了么?有媒体 道,说现在的造车新势力多达300家,坦率讲这个有点忽悠了,我费劲查了半天,能叫出名字、能查到具体投资情况的也就是10几家,所以不知道流传的300家的说法是哪来的,但是就目前的10几家来看,一帆风顺的不多。

咱们说几家,贾跃亭的造车项目,咱就不多说了,说完全不行了,时不时还有点动态出来,要说它能成,在他迟迟没有解决的债务危机面前,光说说也是需要巨大勇气的。蔚来汽车,我们在昨天的公 文章里说过,蔚来汽车,对2018年首款车型的交付做出业绩预估,蔚来今年计划卖出3万辆车,总收入114亿元人民币,而盈利方面,预计亏损51亿元。李想的SEV项目前不久宣告造车失败,而这个造车项目只持续了两年。所以,再次验证了那句话,投资有风险,烧钱需谨慎啊!

但是,舆论并没有把造车当成一个投资来看,随着一些项目的失败,造车新势力又被重新审视了一遍,对于造车新势力绝大部分还没量产的汽车的宽容度也再一次降低,而在最关键的生产资质上,所谓造车新势力没有一家获得生产资质,所以,对他们来说,汽车业的大门非但没有敞开,似乎还加了一把无形的锁。

汽车不是你想造~ 想造就能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3月11日
下一篇 2018年3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