泔水减少98% 粮食浪费率降低90%
“按需制餐”软件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该吃午饭了,丁方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综改区学府产业园物联 园区山西顺天立大健康产业集团的食堂。进门,先在等候区的排 系统中输入自己的工 ,食堂工作人员按照工 显示的订餐信息,把订好的饭菜递到丁方手中。整个过程中,丁方不需要排队等候,饭菜也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食量提前预订好的。饭后,他对本次就餐情况进行评价。“这条意见很重要。”丁方说,后台管理人员会根据评价统计数据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业绩考核。
每天产生500公斤泔水
丁方是山西顺天立大健康产业集团运营部的负责人。丁方所去的食堂,是集团旗下的一家餐饮公司,每天要解决集团内部二三百人的一日三餐。
该餐饮公司负责人赵娟说,食堂刚运行时,面临就餐秩序混乱、粮食浪费严重、满意度低等问题。厨师做饭时,大多数是估摸着做,每天有多少员工吃饭、吃多少、吃什么,心里没底儿。对于员工而言,每天食堂有什么饭菜,大家也不清楚。而对于公司来说,投入财力、物力、人力,但是员工对就餐情况和服务并不满意。
“以前,整个馒头被扔掉、整份饭菜被倒掉的情况时有发生。食堂每天要产生近500公斤的泔水和大量的餐厨垃圾,粮食浪费情况十分严重。”赵娟说,每天被倒掉的剩饭剩菜和不新鲜的食材,占总食材成本的20%。
研发“按需制餐”订餐软件
“让员工吃饱还要吃好,从源头上根治粮食浪费,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使命。”胡瑾瑜回忆说,早在2016年6月,集团启动了员工餐厅创新优化项目,将该项目命名为“天匙行动”。
项目组率先在集团内部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所有员工的就餐需求。在详细分析就餐秩序混乱、就餐浪费、就餐满意度低的具体原因后,提出了“员工想吃什么,食堂就做什么;员工想吃多少,食堂就做多少”的优化主线,并着手研发“按需制餐”的订餐系统,确定了分批就餐和排 就餐的方案,对食堂进行改革创新。
当年9月,集团自主研发的“按需制餐”的订餐系统正式上线,系统包含预订餐、排队、打餐、评价、考核五大功能,并对就餐的各个环节实行数据化管理。上线后,员工按照系统中的就餐序 分批就餐,就餐环境井然有序;沟通和评价渠道的畅通,令员工就餐满意度明显提高;订单式标准化制作餐品流程,有效节约了食材和餐品;数据化管理使食材采购既满足了餐品制作需求,又不会过多剩余,确保了食材的新鲜度,实现了食堂运行的“多、快、好、省”。
每年节约粮食1500多万吨
“订餐系统上线后,我们在后台提前能知道员工想吃什么,每种菜品需要做多少份,能精确到克。我们还能及时收到每种菜品的反馈信息,评价不好的菜品要及时做出调整。”食堂厨师袁泽波说,每个月挣的工资会根据就餐人数的多少而变化,就餐人数多,厨师们就挣得多。厨师内部工作人员和其他员工一样,都是根据个人需要 餐、就餐,现在厨师私下开小灶的现象也没有了。
该订餐系统经过多年的不断优化升级,成绩显著:目前,已实现餐饮粮食浪费率降低了90%以上;餐饮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了70%以上;员工的就餐等待时间缩短一倍以上;每天食堂产生的泔水由500公斤降至不足10公斤,降低了98%。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