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找个虚拟恋人,谈场半小时的恋爱?

找个虚拟恋人,谈场半小时的恋爱?

“虚拟恋人”日益盛行

在部分 购平台,以“虚拟恋人”等关键词搜索,并不能找到相关商品。但是,以“小哥哥”“小姐姐”“恋人馆”等关键词进行搜索,页面便会出现不少相关店铺与商品。其中,一些店铺及商品页面虽无任何介绍,但在顾客评价一栏,有“小哥哥声音好温柔”“声音太好听了,感觉自己又恋爱了”等内容,并且配有“虚拟恋人”陪聊者的照片。

除 购平台以外,在百度贴吧、知乎、小红书等年轻人聚集的平台也有大量“虚拟恋人”广告。广告中写到的服务内容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需求,包括陪伴聊天、一日情侣、陪玩游戏、温柔哄睡、代写作业等,通过文字、语音通话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陪聊服务,费用则根据陪聊时长、服务项目以及陪聊者等级不同来定,每小时在20元至360元不等,包月费用最高可达1万元。

一名商家透露,许多顾客是因为生活压力大,无人倾诉,所以购买“虚拟恋人”陪伴自己。“有的心情不好的客人,购买完之后评价说心情舒畅不少。”

虚拟的安慰,现实的风险

采访中有专家提出,相较于过去利用BBS论坛或 交软件进行 恋,“虚拟恋人”将 恋从无偿随缘式的“ 络偶遇”,变成了有偿且带有目的性的线上“情感交易”,可能诱发多种风险。

除释放心理压力外,还有一部分人购买“虚拟恋人”服务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精神恋爱需求。一名商家说:“大多数时候是女生有情感方面的需求,但建议不要过于沉迷。”

污单,就是“文爱”,是指以文字、语音等方式进行性挑逗的不良行为。“污单对学生影响较大。”一名商家说,这个行业有涉黄现象,她招聘的陪聊服务者就曾出现过这类情况,“我不拉皮条,已拉黑”。

化解青年单身群体“孤独感”

“虚拟恋人”热销的背后,众多青年 民认为离不开“ 恐”和“孤独感”两个关键词。

广州大学 会学系副教授李双龙表示,希望当代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能认识到,追求爱情是人的天性,但不可寄全部希望于虚拟世界,究其本质,消费者和虚拟恋人之间是一种短期性的商业关系和金钱关系,而非情感关系。

“应引导年轻人理性释放压力,让单身青年看清‘虚拟恋人’的本质,帮助年轻人分清虚拟 会与现实 会的区别。”浙江大学新闻系主任沈爱国认为,作为“互联 原住民一代”,当下的年轻人容易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界限,产生认知偏差,继而对“虚拟恋人”等虚拟 交行为产生心理依赖。

沈爱国建议,要发挥基层群团组织在帮助和引导年轻人中“知心人”和“贴心人”作用,加强对群团干部的专业技能培训,确保群团干部在进行青年工作时能够“听得进、搞得懂、说得清”。此外,相关机构在撮合、创新线下青年联谊会的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建设与指导培训。

“对于相关 络平台的监管也要跟上,不能任由技术主宰人类认知。”资深互联 行业专家尹生建议,对于平台纵容涉黄、涉赌等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有关部门应予以坚决打击并向 会通 ,对于处在监管真空的所谓“新业态”,建章立制的工作也需及时跟上。

(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1月5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