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崛起的势头从中国市场火到了印度、欧洲等市场,用“物廉价美”的形象,国产机赢得了大量国外用户的芳心,至于国内市场,就连全球第一、第二的苹果和三星,都被国产机们折服。华为、小米、vivo、OPPO、金立等国产机们确实强大,并且背后有一群强大的粉丝群体。
“木桶定律”的意思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国产机们固然在销量方面占得领先位置。IDC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国内手机出货量排行榜分别是OPPO(7840万台)、华为(7660万台)、vivo(6920万台)、苹果(4490万台)、小米(4150万台),苹果只能排第四。但,如果从净利润、软件市场的营收对比来看,华为、小米、OV们却只有被苹果吊打的份儿,特别是软件市场的营收方面。
App Annie发布的 告显示,2016年全年,苹果的软件商店App Store在中国市场的总收入在50亿美元(约344.05亿人民币)到60亿美元(约412.86亿人民币)之间。
再来对比下国产机们的表现,华为公开的数据显示,华为2016年开发者联盟分享的收益达28亿,按照开发者与联盟3:7的比例来换算,华为应用商店全面的营收在40亿左右。
小米应用商店2016年6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小米应用商店4年来的总分成为6亿,按照开发者与联盟3:7的比例来换算,小米应用商店4年的总营收大约是8.57亿。
至于vivo的应用商店和OPPO的应用商店,其营收要比华为、小米更少。
不同于苹果的“一招鲜”,中国的硬件市场和软件市场割据现象非常严重,硬件市场只能吃软件市场的饭,软件公司只能吃软件公司的饭,跨界的企业不是没有,但并没有成功,而华为、小米、OV们更多的是在硬件方面占优势,第三方应用市场,是他人的菜。
从出货量方面看,从2010年至2016年,华为手机的出货量分别为300万、2000万、3200万、5200万、7500万、1.08亿、1.39亿,看起来非常牛逼,小米、vivo、OPPO的情况跟华为类似。然而,国内第三方应用商店真正的巨头有四家,百度系(百度手机助手)、腾讯系(应用宝)、阿里系(PP助手+豌豆荚)、360系(360手机助手),这四家才是绝对的主流,华为、小米、OV们正在努力的追赶当中,可第三方应用商店依靠的并不是系统的预装就OK的品牌知名度、用户习惯、运营,这些都是讲究底蕴的,华为、小米、OV们还差点意思。
这两年国产机们通过出色的手段,让智能手机增速放缓的消息打了脸,但,总归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会出现饱和的情况,届时,对于华为、小米、OV这种硬件公司来说,就需要依靠软件来获得营收,可第三方应用商店部分,虽然其每年都在打破记录,却依然赚不到大钱,和App Store一比更是相形见绌,华为虽然也跟风推出了所谓的付费下载,然而,其绝大部分仍旧是免费下载,否则,哪里来的450亿下载量呢。
智能手机市场不可能一直都是高速增长趋势,这就要求华为、小米、OV们得像苹果一样,即使硬件不行了,但软件得赚钱,这方面,华为、小米、OV们有着天然的劣势,App Store有着绝对领先的生态环境,国内的安卓应用分发市场,还达不到App Store的高度。
从App Store年营收50亿美元(约344.05亿人民币)到60亿美元(约412.86亿人民币)来看,中国市场的软件付费,依然是一门好生意,只不过华为、小米、OV们没找到门路罢了,也有可能是被其他公司给瓜分了。
现在“消费升级”、“中产”的消息不绝于耳,这些消息都充分证明,用户需要的是好的、优质的内容,用户也愿意为好的内容来买单,但安卓的应用质量,显然要比苹果的应用质量差多了,这是整体环境决定的,错不在于国产机厂商们,要想扭转这种趋势,国内的安卓开发者得像做苹果一样,做出优质的应用,而不是做出大量垃圾应用往上面一丢,靠数量来战胜,用户真正需要的,是质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