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刷步神器”为保险“增值”
佛山人阿智每日的行走步数都在朋友圈中高居榜首,近日在朋友聚会上,他公开了自己的秘密:原来阿智的行走步数是用“刷步神器”刷出来的。而这一神器给他带来的不仅是“霸榜”的虚荣感,还有更实惠的用途。
阿智经过粗略计算,这相当于自己通过运动,能够节省2万多元的保费。但完成运动目标为何需要“刷步神器”呢?阿智透露,原来该运动目标是按照步数计算,自己通过指定的计步平台,需累计24个月,每个月至少有25天的步数不少于1万步。虽然说阿智自己也是个运动达人,但考虑到天气或者工作等原因,要完成这一步数目标还是有难度。“但没想到卖保险给我的那位姐姐直接送了我一个‘刷步神器’。”阿智透露,只要把手机绑在“神器”上1个多小时,就能完成指定的步数。阿智自己也坦承,原本该保险的目的是推动他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刷步器这样的做法确实有些“取巧”。
风险:
制造虚假数据有骗保嫌疑
每家保险公司对此类产品的约定不同,有保险公司约定产品按照客户近期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对其进行健康评级,共分为3档,健康评级越高保费优惠越大。目前,多个保险公司推出了轻量级健康服务APP,通过记录客户的运动、睡眠、饮食等生活习惯,形成奖励机制促使其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据保险业内人士透露,实际上对于“刷步神器”的存在,不少保险公司也是清楚的。“不过这一类产品推出的时间不久,理赔情况相对不多,并且也确实没有办法对购保人是否有真正运动的行为进行有效监控。”有保险业内人士坦言,这些产品设计初衷在于鼓励用户锻炼身体,一定程度上降低保险理赔几率,但当初并未考虑到作弊行为的出现。
那么是否有反作弊的办法?对此有智能穿戴设备的业内专家称,其实一些计步软件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软件不是只单纯记录用户的步数,还会参考记录用户日常的运动轨迹等数据,所以仅仅依靠刷步神器原地‘刷步’是无法被计步软件所记录的,未来这一漏洞只要保险公司留意到,就能被堵上。”
如果因为使用了计步神器,一旦在理赔过程中被保险公司发现,是否会带来相应的法律纠纷?对此,律师蔺存宝指出,在保险合同中对运动方式评价方式有明确约定,而投保人制造了一个虚假的数据,这就有骗保的嫌疑了,保险公司有权对其进行追究。
观点:
健康比保额更重要
既然有些保险公司已经知道“刷步神器”的存在,也知道有些用户通过“刷步”赚保额,那么保险公司为何不与购保人“较真”呢?对此,有业内资深人士指出,这类与运动等健康元素挂钩的产品其实是一些成本低的短期险种,其目的是为了获取客户信息,达到口舌相传、品牌宣传的目的。“类似赠送保险”,该人士指出,保险公司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些保险赠送出去,所以就不会在“作假”这个问题上较真的。
“其实类似保险的设置目的,除了降低保险理赔出线的几率外,也确实是为客户的健康着想。”还有业内人士称,健身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任何弄虚作假都是对自己健康的不负责。即使增加了保费,但一旦因为锻炼不够而出现健康问题,吃亏的还是自己。
健身教练梁先生也表示,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只要能够坚持运动锻炼,即使保额没增加,至少实现了运动健身的效果,达到了运动的目的,就是赢家。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