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替人”正从成熟走向超越

日本公司NACHI带来的机器人在进博会技术装备区展示。

■摄影 贡俊祺

本 讯在今年进博会的技术装备展区,众多具备现实应用能力,且处理能力超强的机器人组团亮相。与物联 、人工智能以及“元宇宙”技术相结合,机器人的力量、速度、感知等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工业机器人,正在从成熟走向超越,超越机器与人传统的能力边界。

能力阈值不断提升

更高效、更灵活、更安全

而更加应景的机器人应用是在仓库中。比如部分仓库中,货架在7-8米,人工取货非常麻烦,且操作成本高。针对这些问题,在往届进博会上,德国企业永恒力展出的自动化仓储解决方案,观众可以非常直观地体验、观察全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的仓储流程。

今年,该企业开发出了集韧性、时效性、高协同性、可持续性于一体的模块化组合方案,配合成熟的仿真软件,以满足中国内部物流市场更快速变化、发展的需求。

ABB的机器人,则在今年的进博会上,展示出了更高效、更便捷的协作能力。ABB新一代协作机器人GoFa配合工业焊接系统,无需搭建复杂的安全防护系统,即可与人共享工作空间,高效完成焊接作业。GoFa机器人提供卓越的动力和限力性能,以最快每秒2.2米的速度进行作业,领先于同级别的其他协作机器人。

不仅如此,本届进博会上展出的协同机器人,与人协同作业时的安全“意识”也越来越强。不二越展出了非接触干涉检测功能的机器人“CMZ05”,可在机器人与人接触之前,检测到人的接近,并停止运作。

能力范围不断扩充

能干“细活”,培训员工

一些偏小型的机器人也有不少用武之地,未来有望把“精工细活”交给它们。节卡机器人集成力传感器、夹爪等,通过“本体+执行+感知”三维融合,实现柔顺装配,体现了节卡机器人的灵活性。机器人搭载力传感器,还可设定力控终止条件,可根据外力自适应调整姿态,保证精准装配,实现电子行业的高效自动化装配。

在一些电子原配件上,机器人也可以进行精准地上胶,这主要用于部分需要精确操作的仪器上。机器人也可以进行自定义学习,从而完整复刻异形轨迹,实现精准涂胶或其他加工方式。

“元宇宙”可以说是今年技术界的热词,“老朋友”微软就带来了工业场景——智造工厂。戴上微软MR眼镜设备,通过识别跟踪就能实现对真实发动机协同操作指导。

助力培养技能人才

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ABB与教育部及渠道伙伴合作,进行了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和教材开发,联合编写了超过200本教材,并为院校提供学校版RobotStudio,实现智能制造数字化教学创新。

施耐德电气则于2009年就在中国发起“碧播职业教育计划”,致力于创新职教发展模式,赋能年轻人成为产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2021年,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碧播计划”携手施耐德电气和法国国际教育研究中心,三方共同打造了“中法能效管理应用人才培养和研究中心”。近年来,该中心的就业率实现并保持98%的高位稳定。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