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抛物一度被人们形容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轻则破坏卫生坏境,重则会给他人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近些年来,因高空抛物造成生命死伤的事件频繁发生, 络上对于高空抛物的谴责也不绝于耳,但是各种高空抛物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近日,一则关于“404个监控也阻挡不了高空抛物”的新闻在 络上传播开来,引发关注。
一、事关公共安全引发高关注度
从传播热度的发展趋势来看,在7月24日晚间传播热度初步形成,这主要是@澎湃新闻 在这一时间将该事件传播出来。直到7月25日早上,关于该事件的传播热度开始逐渐上升并在上午11点左右达到峰值,随后传播热度开始逐渐降低。
二、传播主体与传播内容分析
1. 专业媒体立足于基本信息的传播
从专业媒体对该事件的 道来看,其 道内容立足于基本事实的传播。对该事件 道的专业媒体主要有澎湃新闻、人民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 以及成都商 等媒体,这些媒体的积极传播,带动了 民的关注度。
2. 自媒体大V立足于呼吁治理的传播
在对事件的传播中,自媒体大V表现得较为活跃,表现相对活跃的自媒体大V主要有@地瓜熊老六 @杨文战律师 @韩东言 @喊我豆奶酱 以及@金刀王 等。他们的传播内容相对具有观点性,具体的传播内容主要为对于该事件要严肃处理、要诉诸法律,以及对高空抛物者的讽刺和批判。例如@杨文战律师 就认为没有法律上的有效制裁措施,装了监控、取得了证据,又能奈人家高空抛物者如何。
3. 地方官微立足于信息转发和如何预防的传播
由于该事件涉及公共安全,很多地方的公安官微、消防官微、法院官微等地方官微对其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并进行了积极的传播。例如@湖南消防 、@陕西消防 ;@张家界公安 、@淄博警方 、@内江中区公安 ;@济南中院 、@济南人民法院 等地方官微都纷纷在 络上积极转发并传播事件发生时的预防方法。
三、充满愤怒、谴责的负面情绪
民对这类事件的情绪倾向十分明显,负面情绪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占比为86%。从 民负面情绪的表达来看, 民的负面情绪主要是对高空抛物者的愤怒、谴责。除此之外,也存在一些 民表现出一定的担忧和恐惧。
四、用法律解决为主的舆论导向
该事件呈现的舆论大体分为三类,其中对于该类事件应该用法律解决为主要的舆论导向,占比为74%;其次是希望物业加强管理占比为15%;除此之外, 友表示这类事件依靠道德自觉是不管用的,关于这类舆论占比为11%。由此可以看出, 民对这类事件的解决办法主要集中在依靠法律进行制裁,希望建立起明确的法律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规避这类风险的发生,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