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为何成疫情“重灾区”,如何加强防控?专家分析来了

农村,河北本次疫情中引人注目的“关键词”。

河北省12日召开第四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 称,本次河北疫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以农民为主。截至当天,农民占所有病例的70.07%。

地广人稀的农村为何成为病例集中地?疫情在这里蔓延,暴露出哪些问题?有关隐患是在局部地区偶发,还是普遍存在于广大农村地区?

防范意识较差给了病毒可乘之机

梳理河北本土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中不难发现,在农村地区的确诊病例中,多名病例曾参加婚宴、葬礼、展销会、村活动等人员聚集性活动。

刘殿武表示,农村人员密度要小于城市,对疫情防控是有利的。但同时,在一个乡土人情 会中,要求所有人遵循严格的健康习惯则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国家卫健委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4.81%,农村居民水平仅为15.67%,两者相差近10个百分点,且农村居民、中西部地区居民、老年人群等的健康素养水平仍相对较低。

要切断传播链条,及时就医、及时隔离至关重要。

但就此次藁城区疫情来看,当地多名确诊病例在发现身体出现有发热、咳嗽症状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前往发热门诊,而是自行服药或去小诊所拿药,为疫情在短期内集中爆发提供了可乘之机。

“农村老人把一般的发热、咳嗽都当作普通小病。我们动员他们转诊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患者也不愿意。”一位农村卫生室医生说,去年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农村基层医生、卫生室村医防范意识也有一定的放松。

农村“哨点”对疫情的发现 告意识应增强

有专家坦言,村卫生室、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在本轮疫情中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哨点”作用。

针对我省本轮疫情,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咨询委员会专家吴浩认为,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医疗机构能力可能比较薄弱。要避免类似事件,必须要发挥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的“哨点”作用,发挥监测排查作用,发现问题要及时上 。

“早发现、早 告、早隔离、早治疗,这是应对传染病,特别是急性传染病非常重要的策略措施。”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曾总结了一系列有效策略,最重要的就是“四早”。

1月8日下午,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提出做好北京农村地区防疫工作20条重点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做好疫情预警监测,要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发热筛查哨点和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的“探头”作用,加大监测排查力度。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发现 告的前哨。”刘殿武表示,一直以来,为保障农村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我们各级政府一直在推动以县乡村为主体的三级卫生服务 络。其中,织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 底”尤为重要。

他表示,在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硬件和人才质量软件建设的同时,现阶段重点应是加强对基层医护人员防疫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疫情发现和处突能力,比如掌握初步的流调技能,可为后续疫情防控提供很大帮助。

国务院新闻发布会现场。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3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也就如何做好农村疫情防控支招:提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对新冠疫情的发现 告意识,加强对发热、干咳、咽痛这些呼吸道症状病例的监测,同时我们还是要强调首诊负责。农村地区要提前组建流调队,配备运输车辆,备齐疫情防控的物资。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11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