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外媒 道,复制粘贴UI设计之父、计算机科学家拉里·特斯勒(Larry Tesler)于本周一去世,享年74岁。据悉,特斯勒的一生致力于计算机开发。他的理念是将计算机变得更亲民便捷,从科学家走进普通民众之间。
复制粘贴UI之父
与此同时,Gypsy还做出了大量创新。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按住鼠标按钮拖动光标选择文本,再进行文本块移动,这样的操作类似于剪切、粘贴。Gypsy实现了鼠标双击打开电脑文件的想法。在此之前,用户必须在命令行中键入文件名方可打开文件。据悉,苹果联合创始人乔布斯正是以此为灵感,为苹果相关产品提供了更好的构思。
需要注意的是,复制粘贴的发明者另有其人,她是物理学家艾芙琳·贝瑞森(Evelyn Berliner)。贝瑞森于2018年12月去世,享年93岁。
简化操作,拥护计算机“无模式”
“在施乐,特斯勒做了很多努力。他让计算机操作变得更简单,以扩大用户基础。”硅谷资深风险投资家戴维?利德勒(David Liddle)说。据悉,利德勒曾与特斯勒在施乐PARC共事。“特斯勒总是关注那些非计算机专业的普通用户,考虑他们的体验。”
此外,特斯勒还是“无模式”(modeless)计算概念的拥护者。他认为程序应具有不同的“模式”,即用户输入可在不同的模式下做不同的事情。“大多数交互程序都有模式,我总是因此犯错,所以我想消除这些模式。”特斯勒在2012年一篇关于复制、剪切和粘贴技术发展的论文中写道。作为“无模式”理念的坚定拥护者,特斯勒还在个人 站nomodes.com上张贴了一张个性车牌,上面是大写的“NOMODES”。
特斯勒和同事们。
“PC的真正先驱者之一”
此外,特斯勒还推动了个人计算机(PC)的诞生。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兼职教授艾伦·凯(Alan Kay)称赞特斯勒是“PC的真正先驱者之一”。据《纽约时 》 道,特斯勒和凯曾组建过一个计算机小型研究团队。凯率先提出了“动态笔记本”(Dynabook)想法,被认为是笔记本电脑的雏形。特斯勒开发了一种包含搜索软件组件的系统,并将其命名为浏览器。1978年,他与阿黛尔?戈德堡(Adele Goldberg)和道格拉斯?费尔贝恩(Douglas Fairbairn)共同设计出一款名为“记事本(NoteTaker)的便携式电脑。几年后,Osborne、Kaypro和Compaq等计算机公司设计的便携式电脑才陆续面世。在当时,电脑的价格十分昂贵,普通人负担不起,而斯特勒设计的电脑造价亲民。可惜的是,施乐公司并没有将其投入量产。
1980年到1997年,特斯勒受乔布斯邀请,加盟苹果公司。其间,特斯勒从事产品开发,包括 Macintosh、QuickTime、Lisa 和 Newton 平板电脑。其中,Macintosh和Lisa是最早普及剪切、复制和粘贴操作的PC,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特斯勒的参与设计。1993年,特斯勒升任首席科学家一职。据悉,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也担任过该职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