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化养猪看中畜是如何做的?

农业和工业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但是工业的发展速度和程度远远超过农业。其实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从原材料经过工艺加工生产成产品。只是对养猪业来说,原材料就是饲料,生产就是生产母猪,产品就是商品猪,而其中的工艺就是流程。站在工业的角度,决定产品好坏优劣的就是原料设备和工艺,而对猪场而言,饲料品质饲料公司可以保证,母猪健康需要我们长期护理,所以快速产生绩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保证流程。保证流程不折不扣的执行落地和不断的优化。固化的流程可以减少对人的依赖,避免和降低人的经验高低和离职对生产造成影响。固化的流程是一个管理和复制团队的工具。在行业巨变面临转型的年代,农业走向智能化、工业化、流程化是必然的趋势和路径。所以毫不夸张的说,流程养猪是趋势,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

中畜咨询在团队培养上将具有工业化思维高执行力的团队放在核心位置,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流程作为工具,有三大作用:

(1)生产工具。

(2)管理工具。

(3)复制工具

其中复制工具有三大流程:a、操作流程;b、管理流程;c、经营流程。

操作流程教会大家怎么做;管理流程教会大家做什么;经营流程教会大家怎么去做好。这三个环节“怎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好”便是解决员工能不能做的一个通道。

(1) “操作流程”需要傻瓜式的操作步骤,新员工可根据操作流程直接上岗工作。

(2)“管理流程”弱化对人的依赖性。大家都知道,管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行为,依赖于管理者对人性的洞察和了解。而且提升起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借助流程,将人解放出来,比如说利用嵌入了管理思维的表格以及软件来帮助管理等。

(3)“经营流程”是最高层的流程,虽然现实情况比较复杂多变,但是我们也可以尽量做到规范可复制,这样的话,公司的高层以及老板就可以解放出来,而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

三大流程涵盖了猪场的三大层级(执行层-管理层-经营层)。如果按照这个模式和体系去培养团队的话,完全可以做到可复制。

流程化的植入

1.认同度的建立和思维模式的转变

要求养猪企业上至老板下至一线的技术员甚至是饲养员都要有流程化作业的思维模式和认同度。思维观念打通后,行动才轻松自如,就像人的任督二脉一样,打通了就成了功夫高手了。而思维观念和认同度的打通需要着眼点。复旦大学的杨家福校长说过一句话:“教育就是点燃火种”。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认同度的建立其实也是一个点燃火种的过程,作为流程推行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找到火种是什么,怎么去点燃火种。

2.流程执行机制的设定

流程的执行不只是几个核心人员的事情,它需要全员的参与和统一行动。需要在整个企业或者团队形成一种以制度流程为大的观念,并且可以通过机制的设定去形成一种带动作用和影响作用。因为氛围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圈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团队。通过公司老板,场长,区长等领导的带动作用,以身示责,下面的人也会跟着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团队的领导是什么样子,下面人就会是什么样子。这就要求我们流程推动者设计很好的流程带动机制,从而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团队不折不扣的执行流程。

3.流程检查机制的建立

管理上有一句话:“考核下属什么,下属就会做什么。”对于流程的执行来说,检查员工什么,员工就会做什么。所以说流程不能只是停留于形式,不能只有流程的执行,没有流程的检查,两者必须要双管齐下,坚持是流程执行的保障,因为人的本性是有惰性的,没有人盯着或者考核,就会松懈,时间长了就没有流程可言,所以流程检查必不可少。另一方面,就是检查的力度。检查和处罚的力度有多强,流程的执行程度就有多强。对于发现不符合流程的,检查者要学习西方的管理方式,对事不对人,无论对方的职位或者级别有多高,一切以流程为大。甚至可以排这样一个序:制度流程>老板>场长。

流程如何规范落地?

1、流程就是让员工统一工作标准的过程。流程制定要“现场可视化”,要一目了然简单明了,流程制定多用“动词+宾语+量词”减少加强、尽量等不确定词汇。

2、做事要讲规矩,才能规范。流程不在于画图,而是改变员工的习惯,所以员工要经常培训。定期进行培训和《流程持续改进》讨论会可以规范操作和优化流程。

3、大多数企业不缺乏规范流程,缺乏执行检查/督导机制(PDCA),中高层管理者要承担主要责任。管理者需要定期检查流程实施情况和效果。及时给予奖励,过程更多的是给予督导。

以上就是中畜对流程化养猪的做法,从内而外的认同度和思维模式转变;从上而下的带动机制;从外而内的流程检查机制;通过三个方面的同时作用,确保流程不折不扣的执行和植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1月26日
下一篇 2018年1月2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