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个人来骂我是骗子!”化妆品公司负责人冲进派出所哭诉

“1000多个人来骂我是骗子!”

章女士是一家化妆品电商公司的负责人,主要在天猫商城运营 店。3月24日,她跑到杭州拱墅区祥符派出所 案,“我受不了了!”

章女士说,最近公司总是接到客户的投诉,不是说公司客服总是骚扰他们,就是说公司存在诈骗行为。她还说,客户投诉中,已有15位客户被骗,被骗金额已超18万元,“超过一千名客户来投诉,骂我们公司是诈骗公司。”

祥符派出所民警经过调查,发现了内幕。

一般,店铺客户的订单和个人信息只有公司内部员工才能看见。这家公司的前员工史某有嫌疑。

警方发现史某使用的客服账 存在异常浏览数据,一般每个员工每小时浏览的客户信息在200条左右,而史某使用的记录显示,其每小时浏览1000余条客户信息,在3月12日至15日期间,累计浏览客户信息更是高达64663条。

可3月15日,而史某突然在微信上,向公司人事提交了离职 告。

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史某浏览信息时登录账 的IP地址都不在公司,这证明除了史某,一定还有其他“幕后黑手”。

4月1日晚,祥符派出所组织警力找到了他。

史某今天大四了。

他正在为去哪里实习的事情发愁,这个时候他的叔叔贺某找到了他,说要带他赚大钱。于是他便在叔叔的带领下开始了“实习生涯”。

史某的叔叔贺某今年30多岁,是一个“IT人士”,对电商和计算机行业颇为“精通”。

今年3月,贺某从原单位离职,打算回老家前,能再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大赚一笔。于是便想到了自己同在杭州的侄子史某。

史某开始了“实习生涯”,他觉得有些颇为不寻常。

贺某就安排他去杭州的一家电商公司面试当客服。进入电商公司后,贺某又要求史某把客服账 密码发送给他。

史某一开始便觉得有问题,他也担心过这样做是不是不对,但想到跟着自己叔叔有钱赚,便打消了全部疑惑。

李某与贺某则是前同事,两人前后脚分别离了职,于是贺某称给李某包吃包住,能让李某过上富裕生活,李某一心动准备入伙。

这个团伙虽然只有三人,但却有着一套完整和分工明确的工作体系。

贺某是团伙头头。他安排史某、李某工作内容;登录不同店铺客服账 采集客户个人信息;发布买卖公民信息的消息;联系渠道,将公民个人信息出售获利。

史某进入电商公司做客服,化妆品、母婴行业的电商公司优先,进入公司后获取店铺客服的账 密码,并发送给贺某。

李某也进入进入电商公司做客服,可能因为表现不佳,还没来得及给团队做出什么“贡献”,就被电商公司以不适合这份工作为由辞退。

章女士说的这类情况,我们也并不陌生。

··

“美女,我们家的产品用的还好吗?现在有免费试用活动要了解一下吗?”

“亲,您在我们家买的衣服存在质量问题,店铺现在给您退款,赔偿三倍金额哦!”

“你好,请问是XX小姐吗?您是不是购买了一件化妆品,单 是xxxxxxxxx,实在不好意思,您的快递丢了,现在可以给您全额理赔!”

而且,最近比较多发的诈骗案中,骗子就是打着“ 购物品质量问题要给你退备用金”的幌子,七搞八搞,让你开通备用金(其实根本不用开通),再恐吓你什么信用问题,让你贷这个那个转账给他们……

之前 道:

这个手机新功能慎开!浙江已有人上当!

我是怎么一点点失去防备的?原来和范伟一样啊!|一周提醒

今天第一篇推文内容,也是讲女老师接到一个电话,说她的 购账 出了问题……

那么,骗子是怎么知道我们在 上买了什么的呢,我们的这些 购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我们来拿这个案子做分析。

当史某应聘进入电商公司成为客服后,人事会分配给他一个客服账 ,通过登录这个账 ,店铺客户的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都显示的一清二楚。

史某将客服的账 密码提供给贺某,贺某在家中登录客服账 并在 络下载“爬虫软件”,将店铺内的客户信息扒窃到自己的电脑上。

采集完客户信息后,贺某在某聊天软件上加入“买卖公民信息交流群”,群中陆续有人发布要购买公民信息的消息。接着,贺某私聊对方确定交易方式和成交金额。卖的价格大概10-30元一条,姓名和电话,地址,“三件套”信息。

就这样,客户的信息就这样从 店流入了贺某、推销甚至诈骗犯手中。

据初步调查,贺某等人共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5万余条,通过售卖公民信息非法获利30多万元。

目前,祥符派出所已对李某进行教育释放,而贺某、史某叔侄二人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3月4日
下一篇 2021年3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