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速检查你的手机,下载这些app了吗?

为方便打理财务,山东济南市民韩先生下载了一款名为“XX银行信用卡”的APP,不久后却发现银行卡被盗刷、莫名被贷款等情况。到银行营业 点核实,被告知所安装的客户端是高仿的。

高仿APP“鬼”影重重大设陷阱

济南市民成栋前不久为 上处理汽车交通罚单,试图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公安部推出的“交管12123”APP。搜索结果第一位的为一款名为“12123”的软件,且APP图标为一个“违”字。下载使用后才发现,这款APP功能和页面都极其简陋,是一款高仿APP,不仅无法处理违章,还含有大量广告。

5万元即可开发一个高仿APP

高仿APP已形成

危害用户 络安全的产业链

360发布的《2018年双十一购物安全生态 告》显示,一个月时间内虚假仿冒主流购物APP的数量接近4000个,覆盖设备超过30万个,高仿APP已形成危害用户 络安全的产业链。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沈括说,高仿APP对于正版应用的模仿,已经涉嫌侵权,同时对用户产生了实质性危害。但是,目前在打击高仿APP的过程中,存在多方协调难、举 下架过程漫长、相关法律政策不完善等因素,给一些不法企业从事违规行为提供了空间。

多位专家建议,公安、市场监管、 信等部门应进行联合执法,严肃查处高仿APP给使用者造成经济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等情况。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说,相关部门应通过案例发布、防范建议等形式提高用户保护个人信息和预防 络诈骗的能力。

多位专家提醒,用户在使用APP过程中,尤其遇到要求转账汇款等情况时,应仔细分辨应用真伪,不轻易接受对方指令。此外,APP中要求点击的不明链接,用户也要谨慎甄别,尽量不在不明链接里输入个人信息,以免信息遭泄露。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10月17日
下一篇 2019年10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