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51期)李洪民:我与手机绘画

2022-07-16 06:30 发表于北京

?

李洪民

北京通州区军休干部。1952年1月生人,1970年12月入伍,历任放映员、干事、干部科副科长、天津军需仓库政委、联勤部通州干休所政委等职,2003年退休。退休时为文职三级,副局级。自幼喜爱绘画,多次参加军内外画展。退休后加入北京市通州老年书画研究会,任副会长。

我与手机绘画

文/李洪民

我自幼喜爱画画,上学时因常给语文课本插图,很受同学们喜欢。也因为这点儿特长,被特征入伍,先后在电影组画过幻灯,在美术班上讲过课,为宣传队画过灯光布景,还为党代会画过大幅宣传画。

退休后,我加入了北京通州老年书画研究会,经常参加市里和各区组织的笔会和展览,作品多次被刊登,其中国画《门球赛》被收入中国老年书画年鉴。

我从未拜过师,学画基本上靠自学。我涉猎广泛,尝试过水彩画、国画、漫画、油画棒等各种画法,人物、风景、花鸟、静物都画过,但主要还是画人物多些。

前几年,我偶然发现了一个手机绘画软件,如获至宝。软件中有各种画笔和各种颜色,试着用手指涂抹了几下,居然也能画成一幅小画,不仅快捷,表现力丰富,而且修改方便。

我试着画了几幅,发到微信里,竟引来亲朋好友一片叫好声。我一发不可收,决心深入挖掘它的表现力和新画法。

手机绘画作为是一种新的画法,它和在纸上画的感觉完全不同,一切都得重新学习。初次练习手机绘画时,我都是用手指在屏幕上抹,画的比较粗糙,很多效果也出不来,只能画些简单的画。

后来儿子送给我一个ipad,不但使画屏大了很多,而且有了画笔,一些细节的渲染和情感的表达都细腻了很多,我很开心,就像手里捧着一个画板,得心应手,太好了。

手机绘画软件大多是国外传来的,沒有毛笔,所以有些国画效果很难体现出来。我不断反复练习,一遍一遍地琢磨。

为了达到国画的水墨效果,我对各种画笔进行了混合使用,用铅笔画出轮廓,再用别的画笔将它周边模糊,达到湿润效果。为了体现国画刷笔的效果,我就试着用粗的铅笔画完后,再用白色小细笔画出那种藕断丝连的效果,给人以毛笔的感觉。

在手机上画国画效果难,画水彩效果更不容易,除了要有透视感、立体感外,各种色彩、明暗、笔法变化很难掌握,尤其是画人物很费劲儿。我反复练习,逐渐体会到了一些人物绘画的方法。

我认真对手机里的各种画笔进行了研究,熟悉了它的功能和效果,并把在纸上作画的技法尽可能地用于手机上,从人物造型、勾勒、涂色等细心描绘,并利用手机绘画的特有功能,对画面调整深浅、明暗、色调等效果,对手机绘画技法有了较大的提升。

虽然手机绘画相对于纸上作画有许多不尽人意,但也有其独到之处。下面有幅葡萄绘画,就是运用手机特有的画笔,画出了纸上难以达到晶莹的效果,这也是手机绘画的魅力。

这几年,我摸索着画了些手机画,但毕竟是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可借鉴的作品不多,能从 上搜索到的作品也不多。我也只是掌握了一点点皮毛,还有很多功能有待学习和开发。在这里发几幅我的手机画,目的是抛砖引玉,请大家指教,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战友新 」编委会

助理 张大帅

顾问 孟祖眉

编审 程宝林 刘国震

编务 吕红军 崔吉盛

专栏主编

李国江《诗苑百花》
石城《长城风景线》
李化民《小说连载》
骆立言《行走中国》
春 晓《红色文化》
李玉银《健康兵法》
续慧龙《艺术天地》

张福荣《法院人法院事》

能 戈《纪实连载》

梁陆涛《币说故事》

美术总监 刘轩逸

经营总监 张峻峰

本期执行主编 续慧龙

?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6月13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