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6岁IT男猝死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这名从事软件开发的男子被发现猝死在酒店马桶上,当日凌晨1点他还发出了一封工作邮件。猝死的话题再次引发大家的关注。
猝死人数上升
持续疲劳超6月就该休息了
身体长时间处在劳累状态,脑力和体力时刻都在透支,当超过身体最高承受能力的时候,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猝死。
市二医院急诊科主任李和莅说,身体长时间处在劳累状态,脑力和体力时刻都在透支,当超过身体最高承受能力的时候,心脏突然停止跳动,而导致意外死亡。如果持续疲劳超过6个月,休息不能缓解,同时还伴有记忆力减退、头痛、睡眠紊乱及抑郁等症状,就应该放下工作,让身体得到彻底休息。
心源性猝死居多
有针对性地体检不可少
在猝死中,心源性猝死的病人占了大多数,其中以心肌梗塞、心肌炎、肺栓塞比较常见。
面对心源性猝死,张震说,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一年一次的体检,这样的体检不同于一般的体检,要有针对性才行。张震建议,上了30岁,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最好每年进行一次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以及血脂血糖的检查。
猝死就在身边
不良生活方式是主因
压力大、过度劳累、抽烟喝酒、肥胖、三高都是导致猝死的高风险因素。
据刘剑雄介绍,过度劳累使人的交感神经处于功能失调状态,吃饭、休息不规律可能导致心律不齐,而抽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不抽烟的人的三倍,长期饮酒还可导致心脏衰竭等疾病。焦虑、高压、惊恐等情绪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甚至诱发猝死。肥胖人群几乎把所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都占全了,而且容易引发心脏衰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可能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心理问题是诱因
要及时缓解心理压力
心理出现问题是身体疾病的重要诱因,相比女性,男性更不会排解自己的情绪。
“心理出现问题是身体疾病的重要诱因。”何江军说,压力有时可以激励人进步,但也常常存在着潜在的后果,它会把我们的身体击垮,使我们易于患病。在现代 会有心理问题的人不在少数,然而就是有人讳疾忌医,或者是觉得自己心理很健康,没必要找心理医生。“36岁IT男的悲剧并不是个例,长期的高强度工作,无法缓解自己的压力,出现焦虑、抑郁的可能也很大。”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男性身上,“相比女性,男性更不会排解自己的情绪,往往都将压力扛在自己身上,长此以往就会对自己造成伤害。”若是心中有焦虑或是困扰,应及时向心理专家咨询求助。
十大危险信
“将军肚”早现;
脱发、斑秃、早秃;
频频去洗手间;
性能力下降;
记忆力减退;
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难解乏;
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具有上述两项者,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不必担心,但要改变生活习惯。具有上述三至五项者,为“红灯”预 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度疲劳的征兆。六项以上者,为两次“红灯”危险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开始干预。
做好这几个细节远离猝死
1、适度休息:疲劳是身体释放出的信 ,它提醒身体已经超负荷了,应该及时休息。
2、定期体检:一年或半年进行一次体检,如果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或家族遗传史,还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体检项目。
3、坚持每天适量运动:缓解身体疲劳,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心肺功能。
4、身体不适及时就医:身体有不适及时到医院检查,而不是拖到问题变得严重。
5、及时缓解心理压力:烦闷、焦虑、忧伤等不良情绪是导致疲劳的内在因素,因此必须学会劳逸结合,多与人沟通,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6、按时吃早餐:研究表明,吃早餐的人无论是心理状态还是身体状态,都要好于不吃早餐的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