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区在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乡治理标准化进程中,充分挖掘并保留辖区内原有老街、古巷的文物古迹,在让老街、古巷环境变美的同时,还保留其独特的“古味”。
“没想到赤帝巷现在变化这么大,变得这么干净,这么美!”张先生回衡阳看望常居于此的父母,刚一进入小区,便被扑入眼帘的变化惊呆了:宽阔平坦的马路、生机盎然的花园、漂亮的文化墙、车辆整齐有序地停放于道路两侧……整个小区看起来干净清爽,而且很有文化品位。
“这是我原来居住的小区吗?”恍惚间,久不在衡阳生活的张先生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
11条诉求全落实,难题解到心坎上
“2、3、5 楼屋顶要求增设防水及隔热层……”“考虑到休闲健身的需要,希望增加一座休闲凉亭,增设一些运动器械……”
2020年的一天,赤帝巷内,老旧小区改造恳谈会正在热烈进行中,业主们你一言我一语,所提的各项建议都被与会领导一一记在本子上。
赤帝巷坐落于闹市区,小区内的5栋低矮楼房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由于小区周边商场、店铺众多,违章搭建、垃圾乱扔、车辆乱停、占道经营现象严重,生活在赤帝巷的180户居民苦不堪言,意见很大。
恰好此时,石鼓区着手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多次在赤帝巷召开屋场恳谈会,业主们围绕小区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园林绿化、休闲健身等方面,一共向政府提出了11条改造意见和建议,相关负责人一边认真倾听,一边与业主们展开讨论,把这11条建议和诉求一一记在本子上,并逐条落实在赤帝巷的小区改造过程中。
类似赤帝巷这样的“标准化”案例在石鼓还有很多。
文化来“装饰”,小区更美了
赤帝巷“旧貌换新颜”,仅用了一年时间!
以前坑坑洼洼的水泥路,现在变成了干净平坦的柏油路,斑驳的墙体粉刷一新,蜘蛛 般的电、 线全部入地,家家户户安装了防盗 ……同时,赤帝巷的管控更严格了,车辆不能随意进入小区,周边不允许乱停乱放。
11月24日,居民谢乐立老人正围着小区花园快走,自从环境改善后,他就养成了在小区内健身的习惯。他说:“我最满意的是政府把小区的明沟改成了暗沟,这样老鼠、蟑螂就没有了栖身之地了。”“听从我们的建议,政府将原打算铺设的道板砖改为沥青路面,现在小区内即使下雨也不会积水了,老人们也不用担心会路滑摔倒了……”说起政府的一项项贴心服务,赤帝巷的居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我住在这里30年了,通过这次小区改造,我才知道这里为什么叫赤帝巷,也才知道这里原来还曾是抗战时期的‘八路军驻湘办事处’旧址。”说起小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住了大半生的周可辉老人不由感叹。
据悉,石鼓区在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乡治理标准化进程中,充分挖掘并保留辖区内原有老街、古巷的文物古迹,在让老街、古巷环境变美的同时,还保留其独特的“古味”。
整个小区看起来干净清爽,而且很有文化品位。
“小区的事就是自己家里的事”
类似赤帝巷这样的“标准化”案例在石鼓还有很多,喜人的场景也在多个小区同时上演。
下一步,石鼓区将深入探索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总结经验措施,进一步把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由点铺开到面,在全区范围开展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行动,以标准化推动城乡治理精细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