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8000余字,建议先关注收藏再读。
涉及关键词:通信效率、 交压力、子弹短信、聊天宝、Echo、POP等。
帝国最大的危险,不在其外,而在其内。当人心思变,帝国疆域里的星星之火,便立刻蠢蠢欲动。
这是2018年的故事,当微信的 交帝国终于露出一角。早就按捺不住的各路诸侯,纷纷起兵。
揭竿者宣称应当有更高效、更自在、更有趣甚至更赚钱的新一代沟通工具。
只是,历史的进程不由先行者决定。先行者的热血固然声势浩大,但多数都白白洒在半途。
半年后,曾经祭起大旗挑战微信的五路诸侯,终于纷纷失败了。王朝岿然不动,10亿人各自为战。在他人的疆域里试图兴兵,谈何容易。
从仓促起誓到失败,这场战役或许终究像流星划过夜空,连记得的人都不会有几个。然而,其中的头破血流、偃旗息鼓和负隅抵抗,或许对后来者会有些许微小启示。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试图复盘这场战役,记录 交领域里难得的一次集体性产品起义。
序章:帝国的缝隙
微信太大了。
不仅是占用了你10个G的内存那么大,它还装了10亿中国人的日常。
就像罗马帝国毁于为绵延的边境线而殚精竭虑,微信帝国的统治,留下的缝隙越来越大。
先是年轻人,对于喜欢尝鲜的00后来说,微信太跟不上时代:朋友圈发视频不能超过10秒、照片传不了原图;内置相机别说新潮的AR黑科技,连美颜都不支持;认识陌生人的玩法还是只有“古老”的摇一摇、漂流瓶和附近的人。
在2018年,第一批出生在2000年的1771万千禧宝宝,进入了大学。谁都明白,他们将是未来互联 江湖的主力军,谁占有他们,谁就掌控未来。
接着,是996里的80后们。工作需要24小时待命、自媒体和微商们想尽办法骗取他们的点击、只见过一次面的朋友要求动动手指砍一砍、朋友圈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发:一句对加班的抱怨要同时屏蔽领导和家人,还怕被关系不好的同事截了屏。
人们已经或主动或被动地把自己的微信ID当作了电子 会的身份证,我们把自己的亲人、朋友、同事、人脉、生意、自拍、想法、阅读与购物记录甚至犯罪证明都托管在微信上。
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数字和小红点提醒。
微信不会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但可能越来越负重难行。微信承载了太多腾讯的期待,内容、支付、游戏、电商……九宫格的每一次改动,都既要对腾讯的生态负责,也要对用户负责。
那么,对于更加灵活、接地气、轻装上阵的创业者,这会是一个机会吗?
第一章
“第一颗子弹”
开枪
打响革命第一枪的,是罗永浩的子弹短信。
2018年8月20日,子弹短信在罗永浩的手机发布会上亮相,自称要成为“超高效率的次世代即时通讯工具”。
如同揭开辛亥革命大幕的是一次擦枪走火的失误,后来的故事证明,罗永浩其实也没有料想到,子弹短信会引起如此大的震动,成为一次战役的第一枪。
子弹短信一经发布即迅速蹿红,无数人的朋友圈被刷屏,各大应用商店纷纷在首页推荐,随后一周其下载量更是在iOS免费榜持续霸榜,被不少媒体解读为“微信撼动者”。
这是他在经历折戟后再次押注的产品,此前3个月罗永浩宣称“重新定义个人电脑”的TNT工作台发布后遭到一边倒的嘲讽。
除了罗自带的话题性,人们如此热议子弹短信,还有一个原因是已经太久没有出现敢于和微信叫板的人了。
发布七天后,子弹短信的团队完成1.5亿元A轮融资。
发布一个月后,子弹短信激活用户超过700万。做惯了小众产品的罗永浩,在暴增的数据面前惊喜得像个孩子,说要“烧10个亿,让1亿人导入熟人关系链”。
但子弹短信也很快成为第一路阵亡部队。随着关注度的衰退,子弹短信各项数据迅速滑落,下载量由榜首跌到1000名开外,DAU也由最高峰的100万跌至40万。
子弹短信的团队决定转入地下游击模式,将革命事业转移到下沉市场,企图“农村包围城市”再度崛起。
2019年1月15日,子弹短信更名为聊天宝,摇身一变成为一款可以边聊天边赚钱的App,图标由一颗子弹变更为一个喜气洋洋的金元宝。
发布会上还公布了“熟朋友生朋友”、“你扫我我扫你”等一系列具有锤子手机精神特质的细节功能,对于子弹短信的用户和罗粉来说,这依然是一次背叛。
尽管罗永浩在微博上不断强调,下沉用户才是应该考虑的,甚至不应该关注iOS的下载量。
但融资来的钱很快烧光,聊天宝的最终战果,只是雇佣了一批热衷薅羊毛的用户,疯狂制造虚假繁荣的聊天数据。
3月5日,子弹短信和聊天宝的团队就地解散,革命宣告彻底失败。
另外最让人唏嘘的是,在发布会后,微信即封杀了聊天宝的链接,这也是微信对子弹短信、聊天宝和罗永浩做出的唯一回应。
革命战士一腔怒火,没想到当权派只是哼了一哼。这是第一路军罗永浩的全部故事。
为何失败?
(1)子弹短信
罗马帝国的第一个挑战者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将领之一的汉尼拔。汉尼拔的最重要战术,是带领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脉,绕开对帝国边境的袭扰,直接奔袭本土,试图用闪电战迅速在罗马帝国的心脏瓦解对手。
这是一个伟大的尝试,但很遗憾,也太过鲁莽。罗永浩应当熟知这段历史,但即便如此,子弹短信团队依然选择了从微信的重度用户着手攻打。结果也不出意外,毫无胜算。
子弹短信的启发来自国外著名办公软件Slack,想解决的是微信信息过载、处理效率不高的问题。
子弹短信的理想场景是,因为在意沟通效率和公私界限,这些人在跟初次见面的朋友交换联系方式的时候,把微信 替换成子弹短信的二维码。
对于一些商务人士来说,这不能算伪需求。他们微信好友数往往动辄1000+,各种各样全天不停更新消息的微信群,他们常常没空打字又讨厌听语音……
暂且不谈子弹短信的沟通效率比微信高出多少,场景迁移只有产品体验的差异都是远远不够的,真正需要撬动的是群体文化共识的改变。
即使一场发布会后,所有商务人士都用上了子弹短信,他们间的沟通也很难单独地迁移过去,因为商务人士不可能只跟商务人士发信息。
相比根据不同场景在各个App间来回切换回复对话,只打开一个微信在不同的聊天窗口处理信息要省事的多。这是大多数人的 会默契,少部分人的改变几乎毫无意义。
如果真的想要解决人们的信息过载问题,更好的方式可能是在微信的场景里开发新的小程序或bot。
更重要的是,这原本就是微信的根基所在。微信在这方面也做了非常多的努力:重要的人和群可以置顶,退出群不会通知任何人,单条消息可以设置“提醒”,语音支持转文字,备注里能添加电话、描述、标签,可以根据日期、消息类型、交易结构化地查找信息……
只是微信设计了这些功能后就默默放在那里,连气泡提醒引导教程都不会做。它的逻辑是如果需求足够强,用户会主动找解法,没需求就不打扰。
强化语音发送和转译、调节播放进度、聊天列表直接回复、设置消息待办和人员备忘……子弹短信这些针对微信做的体验优化,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有趣但没什么用的小细节。
据内部消息,上线后子弹短信的次日留存只有20%,这也就意味着,大多数人只是来看一看。
(2)聊天宝
原本,聊天宝只是一次战争失败后的散兵游勇,并没有太多讨论的战术价值,但聊天宝或许代表了一种思路:以为避开正面交锋,选择农村路线就一定能够克敌制胜。从下沉市场被发现后,市场上一夜间涌现出各类下沉式产品,足以看出大家对产品和战争缺乏足够的敬畏。
聊天宝正好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聊天宝试图借鉴趣头条模式,趣头条的商业模式也简单清晰:用户看更多的新闻也看更多的广告,可以一边造血一边烧钱扩张。
一度也曾有 道看好这样的改造,称聊天宝“开窍了”,言外之意,是罗永浩终于走了回正路。
实际上,这是没有真正理解趣头条模式。
趣头条除了通过金币激励用户持续留存,更重要的是激励用户收徒传播,教育非重度用户使用资讯客户端。而这些用户通过传统渠道几乎是无法触达和转化的,他们可能都没用过今日头条。趣头条并没有去抢夺巨头的用户,而是通过微信渠道找到更多新增用户。
这是完全不同的思路。聊天宝所要挖掘的用户依然是“ 交用户”,而不是“新用户”,用户增长绝不是靠金钱就能完成的,倘若将下沉市场简单理解为“ 赚模式”,这就不是对用户和对产品的尊重。
第二章
新贵崛起
子弹短信的战火点燃了整个 交市场。
从即刻、flow这样的 交媒体或 区,到Soul、一罐之类的陌生人 交,再到音遇这样的创新玩法,一时间各路“ 交新贵”全都自立山头:直指朋友圈的沉闷压抑,宣布要让年轻人“回归真我”。
只是“新贵”们大多选择从内容或玩法切入,鲜有如子弹短信一般单枪匹马直闯王朝腹地熟人IM的,除了快播王欣出狱后的新作马桶MT以及两款类Snapchat产品Echo瞬间和POP IM。
先来说马桶MT,其自带的话题性为他赚足了知名度:快播创始人出狱后新作,全国男人欠王欣一个会员:与聊天宝、多闪同天发布叫板微信,当晚即遭封杀。
马桶的聊天基于定位匿名发起,仅支持群聊且一小时后聊天记录自动消失,“所有微信上看不到的听不到的,甚至是被删除的内容都可能出现在这里。”
为了“成为一个更开放更真实的朋友圈”,王欣的解决方案是给所有人戴上面具。
这不是一个会让人兴奋的答案:早在2014年匿名熟人 交产品秘密App就曾经在国内火爆一时。通过读取通讯录,秘密App将用户的爆料、吐槽和聊骚分发直接和间接好友,满足人们的窥私欲、发泄欲。
这样的产品形态必然滋生大量负能量和谣言中伤,不仅难以留存尝鲜用户,当下的监管审查是更难过的一关。
扛起“真实朋友圈”大旗的还有Echo和POP。这两款产品在大众间可能还鲜为人知,但在 交产品圈却几乎无人不晓。因为两位创始人均为微信前高层,位居腾讯P4级产品总监。
如果说一众“ 交新贵”的革命是草根们的揭竿而起,Echo和POP的自立门户则值得称道。
Echo和POP分别于2018年8月27日和9月16日上线,并先后拿了1000万美金和4000万美金的超级融资——在产品下载量位于iOS 交榜500名开外的情况下。
微信要做水电煤一样的基础通信设施,但人有多面性,在不同的场景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朋友圈需要小心翼翼。标签、分组、三天可见这些功能非但不够好用,连带着还会产生“你是不是屏蔽了我”这样的绝交风险。
除了朋友圈,中国还没有第二个熟人 交 络——微博曾经是,但现在几乎只剩下娱乐 区。
Echo和POP的野心是做熟人 交 络——和微信朋友圈正面。
在产品形态上,他们借鉴了大量Snapchat的设计:酷炫的UI和交互,圆圆大大出现在屏幕最底部的快门键,拍出来的画面可以摆弄各种潮流趣味的贴纸,通过Story的方式展示视频而且24小时后就自动消失,甚至POP的私聊消息都只保留24小时。
Snap、Echo、POP截图对比
直接和微信抢用户的自信也来自Snapchat。这款App不断创造阅后即焚、Story和贴纸滤镜这些更受年轻人喜欢的产品形态,硬生生在Facebook围追堵截下风靡北美青少年圈子并成功上市。
相比国内同类对标Snapchat的产品,Echo和POP在产品的设计上更见功力,尤其是POP。
POP不允许用户上传存储好的照片和视频:拍照片和视频只能通过内置相机,头像也只可以使用内置的制作器——类似脸萌但场景更加丰富。
这些反直觉的约束提高了发布门槛,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氛围:大家的照片都是真实拍摄无法矫饰的,看到什么就拍什么吧别有压力。
头像也具有了统一的审美性,就像跟朋友一起穿上了可以部分定制的校服。更有趣的,当你发一句话,头像还会自动匹配更换一个表情,抽象的文字一下子动了起来。
作为用户我还挺喜欢POP的,他让我穿越回了刚拥有智能手机那一两年:看到什么都想拍一拍,花花草草一餐一饭,我的Story看上去就像我妈妈的朋友圈。
火灭了
带着各自的宣言书,马桶、Echo和POP向“朋友圈压抑青年”布道,鼓励他们去微信邀请自己的“真朋友”,向他们承诺一个更轻松、无压力的 交新世界。
“真实 交”的战火还未蔓延开来就几乎熄灭了。
5月初,马桶App悄然更改为“好记”,将原有的群聊功能移植到了种草类文章的评论区,摇身一变成了“新一代互动式内容电商平台”。
和子弹短信改为聊天宝的逻辑相似,碰壁后的马桶也急切地转向了已知成功者——小红书——的赛道,离出发点渐行渐远。
Echo的版本更新记录停留在了一个月前,虽然介绍还是“和朋友创造有趣的生活”,但已经增加了太多“扩列”、“精选”这样的陌生人 交元素。
最新的传言是,Echo负责人黄天晴已放弃创业。
只有POP还在默默坚持,但两个月前在应用商店的类别也从“ 交”变成了“摄影与录像”,想让用户“享受拍摄的乐趣”。他的创新还不够颠覆,挑战帝国遥遥无期,更要命的是即使有了什么创新,也可能被轻易抄走。
为何失败?
马桶的失败没有太多意外。出狱后的王欣依然信奉技术无罪主义,没有顾及产品对 会生态系统的影响。
而POP和Echo都选择了一条最艰险的革命之路,要么一飞冲天被朝廷招安,要么弹尽粮绝落草为寇。
熟人 交战场没有各自为安。
微信7.0上线的时刻视频实际上就是更保守的Story,其UI和Echo高度接近,一度有段子流传说“小龙哥把高P离职前留下的代码直接上线了”。
除了可以改造QQ和微信,腾讯内部还在孵化同类产品,如Dov。这家称霸中国 交市场20年的公司不会对自己的命脉放松警惕。
承接被朋友圈压抑的熟人间表达和互动诉求也没那么容易。这种诉求更像猴子之间互相撸毛,不如传递信息和释放性压抑那样底层刚需。如果只是减轻压力而体验上没有颠覆式的创新,很难说服人们一起重头开始搭建关系。
相比于说服密友去另一个App里 交,拉个私密、实时的小群是更轻松自然的选择;还有游戏这种刺激更强的 交方式——一起合作打一局王者或吃鸡比互相赞一下照片更能强化友谊。
而Snapchat的成功路径在中国难以复制。
通过创造阅后即焚这种反效率反协作的IM工具,Snapchat隔绝掉成年人从而收获了青少年的熟人关系链——他给了学生们在课堂上传小纸条的乐趣。他又创造Story这种新型广播分发形态,强化关系而非内容本身,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年轻人圈子的地位。
但中国00后的熟人关系链始终牢牢地把握在QQ手里,这款寿命长达20年的国民级IM承接着一代代年轻人,从90后到00后,从QQ秀到厘米秀,从空间克隆皮肤到说说和小视频,从兴趣部落到,从匿名群聊到扩列……QQ在迎合年轻人追求个性表达的道路上几乎从没有放松过。年轻人们上大学或毕业后就抛弃QQ切换到微信,其象征意义接近一场成人礼。
结局
第二次起义何时到来?
战事结束得如此之快,或许微信会有些许意外。也或许不会。
毕竟,各路诸侯烽火连天,只是把“挑战微信”的四字战书贴在了微信大门上而已。这场战争的第一个结论着实让人难堪,“微信的产品和用户黏性,远比大家想象的更厉害”。
回过头看,这场“起义”仿佛一次大型产品实验,无数产品经理脑补过的奇技淫巧被付诸实践:流的是满腔热血、撒的是真金白银。
各路牛鬼蛇神登场,有莽撞的自以为是,有瞄准痛点的打击,也有空想的乌托邦,结果不太让人意外。
从上面的失败原因来看,或许后来者应当认真思考一些本质性的问题。
(1)年轻人 交或许是个真命题,但代际之间的差异,或许比你想象中的要更小;
(2)朋友圈压力是真实存在的痛点,但 交表达对大多数人可能不算刚需;
(3)形态上的创新不会造就一个伟大产品,人类交流方式的进化速度,远比想象中更慢,迄今为止,图像和文字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交流方式;
(4)在中国, 交是对私人关系的映射和重构,要敬畏既存的 交链,而不是凭空去创造 交场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熟人 交领域有可能是的。
纵有万般不称心意,人们都不会轻易冒险推翻王朝。微信已经脱离 交平台成为一个复杂的电子世界,我们对微信的抱怨有多少其实是对整个世界抱怨?
这个世界会好吗?这是革命者需要回答的问题。只是盯着王朝的漏洞修修补补,也一定不能创造更伟大的王朝。
但也不必太过悲观。微信的成功同样是杀伐的结果,只是,今天的帝国面貌让人们忽视了张小龙的初心。回头想想,微信之所以成为帝国,靠的是烧钱、地推、还是满足那些边缘人性?
无论何时,能打倒一个帝国的,只会是另一个更美好的产品。这是产品江湖的历史进步主义。
在电商直播火爆之后, 交产品的灰烬也很快被人遗忘了。
交或许是人类刚需,但不同圈层不同人群的 交,显然有着本质的不同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