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票退改签诈骗
节后,航空公司官 销售的机票价格会小幅上涨。于是,有些市民就想在 上淘一些特价票、低票价的机票,很容易造成个人购票信息的泄露。当骗子掌握市民的购票信息后,就会假冒航空公司客服,以飞机故障或航班延误等理由,要求市民点击短信链接,领取补贴或更改航班进行诈骗。
警方提醒:
当您收到航班延误、取消短信时,请不要直接联系短信里提供的电话 码,而应当直接与各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或机场问询联系;当您要退票时,请切记退票退款不需要输入密码和验证码,更不需要先行汇款。
冒充银行客服的诈骗
“我行已成功从您账户支取XX元”或“这里是某某银行,您1月31日在某地消费5000元,如有疑问请马上与我们联系”。这种异地消费的诈骗短信在节后很常见,因为很多人会在春节期间外出旅游、刷卡消费,当市民回拨电话后,骗子会跟你核实个人身份和银行卡信息,再以“身份信息被冒用”的理由,要求电话 警,之后转到“某某公安局”进行深层次的诈骗。
警方提醒:
根据以往规律,假期过后十几天内是短信诈骗高发期,骗子正是算准银行结算需要时间,在此时间段发诈骗短信最容易引“鱼”上钩。接到类似“异地消费”的短信不要轻信,即便真在异地有过消费,也要先向银行求证。
冒充快递公司的诈骗
由于春节期间不少快递都休息了,骗子瞅准这个时机,假冒快递公司,电话通知事主有未取的快递。随后,骗子会询问事主的姓名、电话、身份证 码等个人信息,以便进一步诈骗。甚至,骗子还会称快递里有毒品等违禁品,并转到“公检法”系统,最终,仍是要求事主把钱打到“安全账户”。
警方提醒:
快递如今成为骗子青睐的诱饵,接到此类电话,事主首先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更不能转账,以免上当受骗。可以向快递公司官方咨询,或者拨打110 警。
冒充熟人领导
春节前后不少人将同事好友拉进微信群,拜年祝福、互发红包,这让骗子有机可乘。骗子通过窃取个人信息进行角色扮演,骗取事主信任,再修改微信昵称和头像图片伪装成事主微信好友,随后添加事主微信,以各种理由为借口要求事主转账。甚至有的骗子在伪装成公司领导后,还会用多个账 伪装成该公司员工。随后将事主拉入这个所谓的“工作群”,以此获取事主信任。
警方提醒:
骗子伪装的“公司工作群”诈骗方式迷惑性极强,当事人看见有众多公司同事在群内,加上这些伪装的“同事”正在一本正经地聊工作,让人一时无法辨别真伪,极易上当受骗。市民汇款之前一定要通过电话,或者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
恭喜你中奖了
中奖诈骗是电信 络诈骗中的“元老”级别了,但每年出现都能“掳”走钱财。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事主的个人信息后,利用伪基站或者互联 的软件群发虚假中奖信息或邮件,谎称事主春节期间中了大奖,事主一旦联系兑奖,骗子就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滞纳金”、“违约金”等各种名目要求受害人汇钱,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骗子假冒电视栏目或者机构之名,通过信息群发的方式发送虚假中奖信息,一旦有人点击信息里的 页链接,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或者拨打所谓的客服电话就会被骗。天上不会掉馅饼,收到所谓中奖信息要提高警惕,做到不信、不理、不汇款。
注
意
方
法
1“三不一要”
1、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
2、不透露:无论什么情况不要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信息。
3、不转账: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
4、要及时 案:万一本人或亲友被骗一定要及时 警。
2“六个一律”
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要求汇款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3“八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都是诈骗;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6、凡是让你开通 银接受“资金审查”的,都是诈骗;
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打款的,都是诈骗;
8、凡是陌生 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