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河长办对两个村提出严厉批评,并要求花都区对花山镇农污存在问题加大督导整改力度;同时提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已纳入我市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对不履职、不尽责、不担当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视情追究责任;对维管单位强化责任考核,将处罚条款列入维管合同,对履职不到位的维管单位实施处罚。
“农污巡检APP” 运维“全公开、可倒查、可追溯”
截至2018年底,广州基本实现行政村治理全覆盖,列入治理计划1112个行政村( 区)均已实施治理,约58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地区已建成2185个处理设施站点,铺设管 4743.4公里,取得阶段性治理成效。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具有点多、面广、位置偏远、管理力量薄弱等特点,如何让建好的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各区面临的普遍性难题。
广州通过开发应用“农污巡检APP”,探索一条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运维管理的新路径,目前APP上可实现设施信息查询、巡检电子签到、问题上 交办和整改落实、效能评价等功能,各项事务均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每周通 “红黑榜”,实现了运维管理事务“全公开、可倒查,可追溯”。
按照要求,各区镇街管理部门每月对处理设施巡检两次,维管单位每周对处理设施巡检两次。巡检应通过APP电子签到、上 设施运行状况,发现设施存在问题,应在APP中完成上 、交办、跟踪、办结等流程,实现闭环管理。根据巡检APP数据统计,今年10月,全市维管单位巡检电子签到达标率为94.69%,镇街管理部门电子签到巡检达标率为94.57%,特别是南沙区、番禺区、黄埔区达到100%。
暗访问题:人工湿地植物大面积枯死 水泵线路坏了两个月没人修
农村污水治理纳入河湖长制 履职不力将被追责
市河长办表示,以上种种现象反映出个别镇街主管部门和运维单位仍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监管意识淡薄、履行管理职责不到位的问题。据了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已纳入广州市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下一步,市河长办将加大对各级主管部门和河湖长履行设施运行维护监督管理职责的监督调查,依照《广州市水环境治理责任追究工作意见》和《关于强化河长责任打赢黑臭水体剿灭战的意见》,对不履职、不尽责、不担当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视情追究责任;对维管单位强化责任考核,将处罚条款列入维管合同,对履职不到位的维管单位实施处罚。
实际上,为搞好管理服务工作,广州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多项文件和操作指引;同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实现市、区、镇街三级专业化管理,市、区分别招聘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负责考核和协助日常管理,发现和指出问题并提出专业化的整改建议;由镇(街)作为责任单位,统一委托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对设施开展专业化运行维护管理,有效解决农村地区专业人员缺乏问题,提高农污设施的维护质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