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安全隐患有哪些?窃取隐私、权限开启、手机“窃听”…
一则新闻 到:北京某女士的手机莫名其妙地一直弹出广告,而且无法关闭。专业人员检查发现,她的手机桌面上存在一款没有文件名、图标透明的不法软件。
经过调查发现,这类不法软件不仅耗电、耗流量,推送各类广告令机主不胜其扰,还往往过度索权,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手机上看不见的隐患
周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另一名大学生何某近来发现手机电量消耗得特别快,充满电用不了半天。以前一个月30G流量够用,如今只能用半个月,“明明什么程序都没开,手机流量还是拦不住地减少,感觉手机里有‘内鬼’”。
该名大学生到手机品牌店咨询,工作人员打开手机任务栏后,发现有一个空白程序一直在运行。“不知道什么时候安装上的,也不知道是怎么把这个程序‘唤醒’的。工作人员说如果实在删不掉就只能刷机了。”
以没有名称、图标透明的方式隐藏在手机里的App,这类软件太多了,有的还能全程监控用户的生活与隐私。
手机窃听真的存在?
大数据的窃听司空见惯了,跟朋友聊天提到手机,转身打开电商APP就看到推送某品牌的链接;
随口说了句吃西瓜,打开浏览器“西瓜冰镇才好吃”的广告就来了;
参加户外培训,手机一直没动过,打开某视频APP,各种培训内容推送;
而被个人黑客恶意的安装监控软件“窃听”手机,在技术上也是很简单可以实现的。
比如可以在安卓手机植入窃听木马,篡改手机系统,获取手机更高权限,不仅能窃听,还能有更多小动作。当然了,这些技术操作起来有一定的成本,木马需要开发,录音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也要成本等。
有些人由于某种身份或原因,会被黑客给恶意安装监控软件,那么手机被人监控了怎么办?
1、监控行为有好几种方式:位置监控、语音通话监控、视频监控,及时卸载和排除那些非常陌生并且极为活跃的App。
2、位置监控的主要途径是GPS定位,然后将定位信息记录或者上传,这些监控行为通常由恶意软件引起,如果手机中安装了这类App(有的隐藏无法看见),就会存在这被监控的风险。
3、关机之余还得拔掉电池,关机再拔掉电池是必要的,手机勿给陌生人 要复制SIM卡、手机不要随意安装危险提示的软件,就可能被居心不良者安装上了某种病毒。
也要先将微信的密码做更改,如果是苹果手机则需要连同ID的密码做修改,将手机备份后进行刷机或者恢复出厂设置尝试解决。
如果以上方式无法解决则需要找专业的工作人员操作清除。高级的窃听和监控,即使是拆电池、恢复出厂设置并不能确保一定能根除侵害风险,数据早已被入侵者实时掌握,恢复出厂设置和换手机也难逃魔掌,所以需要找到专业人士进行确认处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